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两百九十八章 御前策评

第两百九十八章 御前策评(1 / 3)

    接着,李杰又翻看了另外一位举子的答卷。

    胡瑗?

    看到这个名字,李杰眼中闪过丝许诧异。

    虽然他知道胡瑗参加了制科,但此时的胡瑗还在成长期,对方能通过御试,多少有些出乎预料。

    不多时,李杰放下了胡瑗的答卷。

    和范仲淹一样,胡瑗也是以教育为切入点,只是有着范仲淹珠玉在前,胡瑗的答卷不免有几分逊色。

    当然,逊色只是相对的。

    经世致用的思想,仍然值得称道。

    评个五等,中规中矩。

    紧接着,又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

    王素!

    王素是已故宰相王旦的幼子,他能出现在制科中,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王旦虽然已经离世,但如今不过去世五六年,余荫仍在。

    不仅如此,为了三槐王氏的传承,王旦苦心编织了一张以姻亲为由的人脉网。

    王旦的长子王雍,先娶大理寺卿李湘之女,李氏早丧之后,又娶了吕夷简长女。

    幼子王素,第一任妻子为翰林学士承旨李维之女,李维和李沆是兄弟,王旦和李沆素来交好,这次联姻可谓是亲上加亲。

    另外,王旦的几个女婿,同样不是俗人。

    大女婿是名臣韩亿,二女婿是太宗朝参政苏易简之子苏耆,三女婿是宋初宰相范质之孙范令孙,四女婿是吕夷简次子吕公弼。

    几个女婿中,除了范令孙稍差几分之外,其他人俱是一时风流人物。

    有着这样的关系网,纵使王旦离世,余荫不在,也能保住三槐王氏的延续。

    况且,王旦的三个儿子,也不是那等不学无术之辈。

    长子王雍虽然是以恩荫入仕的,但他不参加贡举,并不是因为才学不佳,而是因为王旦不允许。

    王旦的堂弟王睦,曾经打算参加贡举,报名之前,王睦问了问堂哥王旦的意见。

    彼时,王旦云:‘吾常以太盛为惧,岂可与寒士争进?’

    翻译过来,王旦的意思大约是,陛下对王氏已然恩宠有佳,王氏子弟以恩荫入仕者,不知凡几,又岂能同寒门争夺贡举的名额?

    于是,王睦放弃了参加贡举的心思。

    不仅是他,王旦的三个儿子,也都没有参加贡举,而是先后以父荫出仕。

    (ps:夹带点私货,小星星个人觉得,王旦有点太过爱惜羽毛。

    宋朝科举虽然有回避制度,但官做到了王旦这个地步,即便他本人不打招呼,也无法避免场外因素。

    王旦的亲属,若是参加贡举,只要不是文章写的狗屁不通,一个进士名额那是妥妥的。

    到时候,哪怕是公平公正的竞争,也难免会瓜田李下。

    此外,默许真宗东封西祀,也能印证这一点)

    王素虽然没有正式入仕,但早在天禧元年(1017),王素便补了太常寺太祝之职。

    当然,这只是闲职,只领俸禄,不治事。

    随意翻了一

最新小说: 末世降临:我靠抽卡无限资源 我来到了英格兰特兰米尔做教练 末世:开局先囤十亿物资 从梦魇肝到不可名状 奥特曼:攻略计划百分百 星际万人嫌,靠躺平治愈星际大佬 元力灾变:我靠双重觉醒杀穿末世 毛茸茸哨兵?那疏导也不是不行 神豪:从零踏上世界巅峰! 说好一起种地,你却偷偷去御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