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两百四十九章 欲加之罪

第两百四十九章 欲加之罪(2 / 3)

nbsp; 只是,待到光梵大师主动上疏乞罪后,事情就变了味。

    一般而言,对待这种事,讲究的是民不举,官不究,只要没有摆到明面上,不论是衮衮诸公,还是官家,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然而,事情一旦放到台面上,性质就变了。

    请罪的上疏传到中书后,政事堂的相公们,很快就给出了批复。

    降职,罚铜,依例处置。

    李杰看到这条记录时,心里也没怎么当回事。

    南唐后人,发发牢骚什么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直到刘筠上疏,为好友打抱不平,这件小事方才引起了他的注意。

    刘筠为好友申辩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他很清楚惟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惟净只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僧人,如果不是身份敏感的缘故,惟净肯定是一个栋梁之才。

    因此,他觉得惟净很是冤枉。

    但刘筠根本就没有料到,惟净的事,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敌人真正的目标是他!

    刘筠这边刚刚为好友求情,御史谢涛便直接给长官来了一记背刺。

    当然,谢涛也没有直接点名刘筠不该为惟净辩护,他只是引用了一首刘筠曾经做过的一首诗。

    【汉武高台切绛河,半涵非雾郁嵯峨,桑田欲看他年变,瓠子先成此日歌。

    夏鼎几迁空象物,秦桥未就已沉波,相如作赋徒能讽,却助飘飘逸气多。】

    这首诗是典型的借史言今,首联中以汉武帝建通天台为开头,借此讥讽汉武帝想长生不老。

    然而,修了通天台的汉武帝,没等到长生,却等来了黄河决堤。

    其后,又以夏鼎重新出现为由,讽刺汉武帝好大喜功,毕竟,夏鼎历经夏商周秦数代之变迁,早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为何夏鼎偏偏在汉武帝时期重新出现?

    多半是人造祥瑞。

    其实,单纯只看这首诗,刘筠想要表达的东西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若是结合此诗的创作时间,其用意便很清楚了。

    这首诗是刘筠于景德年间创作的,彼时,轰轰烈烈的东封西祀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始。

    但真宗已经展露出某些倾向。

    刘筠创作这首诗目的,便是为了劝谏君主。

    他以武帝比喻真宗,试图告戒君主,不要似武帝那般好大喜功。

    单从这一点看,刘筠作诗言志,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文人嘛,借古讽今,很正常。

    但是,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谢涛逮准了诗中的含沙射影之意,牢牢不放,以此来攻讦刘筠。

    另外,他还在奏疏中稍微为汉武帝辩解了几句。

    武帝,武帝,以武为号,可见武帝之武功,恰好,当今官家亦有崇武之意。

    所以,谢涛才敢在奏疏中冒天下之大不韪,为武帝辩解。

    当然,也只是稍微提了一下武帝的武功,再多,

最新小说: 末世降临:我靠抽卡无限资源 星际万人嫌,靠躺平治愈星际大佬 我来到了英格兰特兰米尔做教练 说好一起种地,你却偷偷去御兽? 从梦魇肝到不可名状 末世:开局先囤十亿物资 毛茸茸哨兵?那疏导也不是不行 种神战争 元力灾变:我靠双重觉醒杀穿末世 奥特曼:攻略计划百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