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秋雨硝烟(1 / 3)

当“幽灵旅”

的车队碾过泥泞不堪、布满弹坑的后方公路,最终抵达哈夫克北方集团军群外围反解围阵地的第三道防线时,距离被重重围困的列宁格勒城仅有数十公里之遥。

而他们的终极目标——

科尔松小镇,在地图上的直线距离,更是被压缩到了令人心悸的区区几公里。

然而,这最后的几公里,在战争的迷雾与铁壁之下,却仿佛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秋天的列宁格勒地区,天气恶劣得如同这场战争本身。

铅灰色的低垂云层仿佛就压在人的头顶,连绵的冷雨淅淅沥沥,永无止境,将整个世界浸泡在一种湿冷、粘稠的阴郁之中。

雨水混合着翻搅起来的泥浆、泄露的机油、以及那无处不在的、若有若无的血腥与硝烟气味,形成一种独属于东线战场的、令人作呕的死亡气息。

寒风从芬兰湾方向刮来,带着刺骨的湿气,穿透并不厚实的野战外套,考验着每一个士兵的意志。

整个哈夫克北方集团军群,正同时进行着两场惨烈至极的消耗战:

一面,要死死顶住来自东侧、试图为列宁格勒解围的大批gti生力军的凶猛冲击;

另一面,还要持续向内挤压,与龟缩在列宁格勒城内、依托着断壁残垣和坚固工事拼死坚守的gti第35、41集团军,进行着寸土必争的巷战绞杀。

很快,第二个冬天就要降临,双方都已被这场旷日持久的围城战耗尽了最后的战略机动力量,只能靠着本能互相挥拳,谁都无力再将战线向前推进哪怕一公里。

“幽灵旅”

的车队在接受了几道严密盘查后,驶入了第三道防线后方一个相对隐蔽的临时指挥区域。

这里的景象,是战争机器高效而冷酷的具象化。

大量哈夫克士兵——

许多面容稚嫩,眼神却已麻木

——在泥水中忙碌地搬运着弹药箱,检修着装备。

随处可见涂着哈夫克灰蓝色迷彩的x13oo重型无人战车,静静地停放在伪装网下;

“豹”

3a8主战坦克的履带上沾满了厚厚的泥浆,炮塔上的乘员警惕地观察着阴沉的天空;

偶尔能看到几台弥足珍贵的、三米高的“敏捷守护”

机甲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过,液压系统出特有的嘶鸣。

临时指挥部设在一片相对完好的、半埋入地下的混凝土建筑群内,四周由沙袋、铁丝网和预置火力点严密拱卫。

大量的机兵以固定的节奏沿着预设路径巡逻,它们的光学传感器在雨幕中闪烁着冰冷的红光。

bs-22a自动哨戒炮的炮塔在基座上缓缓转动,扫描着任何未经授权的移动目标,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杀气。

整个区域井井有条,却也弥漫着一种大战前夕令人窒息的紧张。

按照前线规矩,接待“幽灵旅”

这位“总部来的钦差”

的,是哈夫克立陶宛集群的副司令,伊利亚索夫中将。

他们被引入一间充当临时简报室的地下室,这里原本可能是个储藏间,空气中还残留着霉味和尘土气息,混合着高级香烟和湿漉漉的军大衣味道。

墙壁上挂着巨大的、布满标记和箭头的作战地图,一台大功率电机在角落轰鸣,为几台闪烁的战术终端提供电力。

伊利亚索夫中将就站在地图前,背对着门口。

他身材不算高大,甚至有些瘦削,穿着一件略显陈旧的将官大衣,肩章上的两颗将星在昏暗的灯光下有些黯淡。

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过身。

他的脸上带着明显的病容,左脸颊靠近耳朵的地方,有一道狰狞的、刚刚愈合不久的粉色疤痕,一直延伸到脖颈,隐没在衣领下,这让他原本还算端正的面容显得有些扭曲。

他的眼神浑浊,布满了血丝,透着一股难以化解的疲惫和……

戾气。

仅仅一年前,他还是立陶宛集群的副参谋长,兼立陶宛第16旅旅长,肩扛少将衔星,意气风。

然而,去年冬天在科尔松小镇那场惨烈的争夺战中,他设在小镇西侧水电站闸房里的临时指挥部,被gti最精锐的特战干员夜间突袭。

那是一场噩梦般的经历,他身边的警卫和参谋人员几乎全部战死,他自己也身负重伤,侥幸捡回一条命,但身体和精神都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

立陶宛第16旅也在今年春季的战斗中被打残,撤回国内整编,前线的缺口,如今只能由冰冷的机兵来填补。

晋升中将,对他而言,更像是一种讽刺。

“总部来的‘幽灵’?”

伊利亚索夫的声音沙哑而干涩,没有寒暄,甚至没有请他们坐下,目光像刀子一样在猛虎和白鹰身上刮过,“我就是伊利亚索夫。

长话短说,我这里不是度假村,没空招待闲人。”

猛虎和白鹰立正敬礼。

“将军!

‘幽灵旅’指挥官,奥利弗·迈尔斯中士(猛虎)

最新小说: 斗罗:死遁归来,修罗场里当团宠 四合院:开局爆锤众禽 学姐,我对你们真没非分之想! 斗罗:抢走小舞,弑神 火系法爷修炼指南 霸道妊妻爱上吊丝代 见过发光料理吗,你就画美食番? 宇智波,从毁灭忍界开始 LPL别联系了,我们真不熟! 一入网游不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