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非莽夫鲁将,而是——明知利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帝王!
沉默许久,终有文臣低头叹息:
“陛下之志,既已成。”
“臣……无言。”
旋即,一位年轻武将出列,抱拳跪地,大声道:
“陛下若御剑而出,臣请随行护驾,誓不退半步!”
紧接着,又有两位将领出列,纷纷表忠:
“陛下为国出战,吾等安能袖手?”
“若有不敬,吾等愿以身殉!”
群情再起,气氛忽而从质疑、忧惧,转为肃然与敬服。
这一刻,所有人终于明白——
陛下,不是为了逞勇,而是为国为民。
他要的,是用自己的身躯,去平息一场江山动荡!
郭仪望着这一幕,轻轻叹息。
许居正与霍纲对视一眼,皆是一种复杂的神情:敬佩、担忧、无奈、哀叹……俱在其中。
许久,郭仪出列,一步步走至殿中,拱手而拜:
“既陛下心意已定。”
“臣,愿在陛下出剑前,为陛下扫尽朝堂风波。”
许居正紧随其后,肃容施礼:
“臣,愿为陛下清言路,定人心。”
霍纲最后出列,躬身拜伏:
“臣,愿肃内廷,以稳后局。”
萧宁望着三人,眼中多了一抹欣慰。
“有卿等为朕,何惧前路之战。”
群臣再次叩首:“愿陛下——剑出无敌!”
殿门外,日光大盛。
那金红色的天光仿佛为今日的朝议,封下一层圣光。
一场新的棋局,已然展开。
而帝王,将亲执剑锋,为天下,斩尽疑云!
洛陵城,五月初五,晨光未盛,风声却已涌动如潮。
剑约重提的消息,仿若一滴墨,洒落在这座千年帝都洁白的宣纸上,一晌之间,便已蔓延四方,渲染无数波澜。
初始,是从宫门口执役的老宦人口中悄然流出。
“你说什么?陛下要亲自应战秦玉京?”
“可不是嘛!御前亲宣呢!说是‘为朝纲、为百姓、为大尧威仪’,要再定三剑之约!”
“嘶……真的假的啊?”
“还能有假?我亲眼见着许居正、郭大相脸都绿了!那模样……真是又敬又怕。”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
不过一个辰时,整座洛陵便已沸然!
——
北市街角,面摊未开,围观者却已三圈。
一位老茶贩端着铜壶坐在石墩上,眯眼抿茶:“秦玉京这把剑三十年都没输过,陛下年轻,虽说也会两手……但真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