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队伍选择在IEm科隆之前变阵,何尝不是一种放弃啊。
是对于科隆的放弃。
大家都说变阵之后的化学反应是很玄学的,突然变强的队伍不在少数。
可是在变阵后第一个高强度大赛就捧杯的队伍,何其少啊。
很多结果都是人们脑补臆想出来的。
属于幸存者理论而已。
其实真没那么普遍。
关于下放,选手买卖,直到最后的转会这件事情,刘风大多数时间都是从一个选手角度去看的。
即便他现在已经实际拥有了一支小战队。
首先就是要学会自洽。
cSGo发展到今天,影响比赛成绩的因素越来越多了。
不止是选手的枪法和沟通。
每一个选手行事风格的不同,越来越被指挥所重视。
比如有的人在残局1V1里,喜欢玩秦王绕柱,跟对手躲猫猫。
追求一手智商碾压的快感。
有的人喜欢在对手面向自己的时候,利用先发性和对手换血量。
有的人喜欢抓那种稍纵即逝的timing,比如对手移动过程中的起跳,预瞄转换的窗口期,点包的瞬间,掏道具的瞬间。
追求一手枪法秒杀的快感。
也有的人喜欢玩身位控制去晃对面,骗对手射击后坐力的不可控瞬间。
还有的人随手道具好,对反弹和抛物线有独特理解。
有的人随手道具就很差,只会扔大量的定点道具。
有的人对未知战场的感知和角度理解不好,不适合打第一枪。
有的人相反,就适合打第一枪。
每个人对游戏的理解都有差异。
指挥在微观管理方面是要注意到这些,利用好这些风格特点的。
在高强度的职业比赛里,一个风格定型的成熟选手,是不太可能做好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这里说到的自洽,就是选手要意识到,自己有不擅长的事情。
队伍的因为风格不好相容,选择踢掉一名选手的时候,这个选手要学会理解其中的道理。
并不能因为自己被踢而失去自信,否定自己的整个打法风格。
其次,就是现在的职业俱乐部,大多数都是急躁的。
特别是那些已经有了一些地位,只希望更进一步,不期望重头再来的俱乐部,
变阵意味着风格的变化,或者是重新融合不同的打法风格。
俱乐部嘴上说着大家尽力去搞,会给大家宽松的空间。
实际上稍微输掉几次比赛之后,有人就开始毛了,初始设定的耐心值消耗的更快了。
没有一个管理层会在俱乐部地位下滑时,还能保持乐观和淡定。
选手也是如此。
所以就需要他们快速完成融合,形成与之相匹配的战斗力。
反之,如果做不到的话,就要懂得断舍离。
大家要马上在心中形成思路清晰,有效果的方案b。
然后执行出来,产生结果,对俱乐部对自己都有一个交代。
所以俱乐部方面和选手方面的抗压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
这也是刘风选择Vitality的重要原因。
他们在面对阵容巨变的时候,给到的耐心一直都是足够的。
apEx虽然在指挥层面上一直没找到最完美的状态,但他的努力值是很高很高的。
这不,六月中旬一放假,就开车跑去安道尔了。
与其他法国人不同,别人去安道尔都是享受山区风光,度假散心的目的。
apEx去安道尔,就是沉浸在自己编织的隐居修炼中。
他一直是这么认为的,去安道尔的目的,就是闭关修炼,思考提高。
天气暖和起来了,Zywoo也在这个美好的假期里,选择和女友去法国南部逛逛。
法国人就这样认为的,休假是个人时光,不要搞一点集体活动。
丹麦帮选择回哥本哈根,享受那里短暂且宝贵的夏天。
北欧人对于夏天的态度,一直都是非常珍视的。
刘风倒是不用太着急出发,买张去勒芒的火车票,分分钟就到了。
ropz和rain都在自己家呢,转机过来稍微有点麻烦。
karrigan这次是没办法来了,科隆一结束他就要结婚,还有最多一个月。
利用这个假期在筹备婚礼的事情呢。
勒芒这座小城市,在巴黎的西边,直线距离只有不到二百公里,妥妥的小城市。
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它的名字只和一件事情挂钩,就是赛车。
都说百年勒芒,到了今年勒芒真的就马上百年了。
一项和wRc还有F1齐名的顶级汽车赛事。
除了被战争偷走的那十年时光,它一直延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