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过协商,但并未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因此,元初和远徵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出兵攻打准格尔,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确保公路的顺利建设,还能让自己的地盘更加稳固和便利。
于是,巴勒达尔肩负起了这项艰巨的使命,前往准格尔边境,与各方势力展开紧张的谈判和策划。
准格尔的众人还沉浸在美梦中,浑然不觉危险正在逼近。
就在不久前,札萨克图汗部的使者前来请求借道,但准格尔可汗却毫不客气地提出了诸多苛刻条件,并索要大量物资作为过路费。
这一举动无疑给了札萨克图汗部沉重一击,然而准格尔可汗对此并不在意。
准格尔可汗高高在上地坐在宝座上,自信满满地说:“等到物资到手后,我们再将他们的人扣下来,这样又可以向他们索要一笔财物。”
“是的,可汗英明!”
大帐内的准格尔大将们纷纷高呼附和。
然而,在这群人中,有一个人显得与其他人格格不入。
他暗自担心,认为札萨克图汗部不太可能接受这些无理要求,甚至有可能派遣军队前来对抗。
但自家可汗对他的建议置若罔闻,让他倍感无奈。
巴勒达尔深知此行的危险性,但他毫不畏惧。
他带领着一支精锐的队伍,越过茫茫草原,向着准格尔边境进。
与此同时,他也与其他蒙古部落保持着紧密联系,共同制定战略计划。
当巴勒达尔的军队接近准格尔地区时,他们遭遇了准格尔的巡逻队。
一场激烈的战斗随即爆,双方都拼尽全力。
然而,巴勒达尔的军队训练有素,配合默契,很快就取得了优势。
在战斗的混乱中,那位忧心忡忡的将军趁机逃离了战场,他决定投奔巴勒达尔,将准格尔内部的情况全盘托出。
巴勒达尔欣然接纳了他,并根据他提供的情报,更加准确地调整了作战计划。
最终,巴勒达尔率领着联军成功突破了准格尔的防线,长驱直入。
准格尔可汗如梦初醒,但已无力回天。
他不得不面对现实,选择投降并让出了修建公路所需的土地。
但是现在是嬴政的芯子的巴勒达尔可不同意准格尔只是简单的投降,他更想准格尔这个部落的名字在世界上消失,而且只要札萨克图汗部吞并准格尔,那么对札萨克图汗部的战略有着深远的影响。
来之前嬴政就有和自己的父亲商量过了,如果能拿下准噶尔,那札萨克图汗部就能连接整个西面战场,这样一来,他们就能更好地掌控局势。
而一旦控制住这个关键地带,他们就可以通过这里前往俄国,从而对自己征服沙俄产生巨大的助力。
尽管目前他并没有想要反叛大清,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能向外扩张领土,以实现更大的野心。
毕竟,谁会嫌自己的领地太小呢?
巴勒达尔望着眼前的地图,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他召集了手下的将领们,谋划着对准格尔动总攻。
与此同时,他派人联络其他蒙古部落,邀请他们一同参与这场战役。
各部落在接到邀请后,纷纷响应,表示愿意派出兵力支援。
大战一触即,巴勒达尔率领着联军,向准格尔起了猛烈的进攻。
准格尔的士兵们拼死抵抗,但终究无法抵挡联军的强大攻势。
最终,准格尔被彻底击败,其领土也被联军瓜分。
巴勒达尔成功实现了他的目标,札萨克图汗部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
他成为了蒙古各部的英雄,声名远扬。
战后,巴勒达尔开始着手治理准格尔。
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准格尔逐渐恢复生机。
同时,他与其他蒙古部落的关系也更加紧密,蒙古各部在他的领导下日益强大。
元初得知巴勒达尔的成就后,心中无比自豪。
她相信,自己的儿子将会成为一位伟大的领袖,带领部落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元初和远徵逐渐淡出了政治舞台,将权力交给了年轻一代。
巴勒达尔成功登上札萨克图汗部的王座,开始领导部落走向新的展道路。
远徵对此感到非常满意,他特意写信给康熙帝,分享自己退休后的多彩生活。
信中充满了对草原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自在的享受。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康熙帝也选择提前退位,成为太上皇,并亲自来到札萨克图汗部。
自从康熙帝踏上这片广袤的草原,元初第一次目睹了两位老人因为各种琐事而争论不休。
他们的争执有时涉及到子女,有时则是关于孙辈。
在这场“口水战”
中,远徵总是输给康熙帝,尤其是当话题转到孙子时,远徵无法与康熙帝相提并论。
毕竟,远徵没有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