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青石镇城门的一刻,那股无形的阵法压力如同微凉的水波拂过全身,带来一丝滞涩感,也带来一种明确的警示——此地自有规则。
叶晓晓迅收敛心神,将周身气息压制到最低,如同滴水入海,混在最后一批进城的人流中,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环境。
城门内的景象比城外更加喧嚣。
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不算宽阔,两侧店铺林立,旌旗招展,昏黄的灯笼和店铺内透出的光芒将街道照得影影绰绰。
叫卖声、讨价还价声、车马碾过石板的轱辘声、孩童的嬉闹声、还有不知从哪家酒肆传来的划拳行令声……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充满烟火气的声浪,冲击着叶晓晓习惯于青冥天寂静的感官。
空气中弥漫着复杂的气味——刚出炉面饼的麦香、炖煮肉类的油腻、药材的苦涩、汗水的酸馊、牲畜的膻臊,还有各种强弱不一、属性各异的灵力波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鲜活而粗糙的市井画卷。
她随着人流缓缓前行,冰蓝色的眼眸看似随意地扫视着两旁。
有卖普通粮油布匹的杂货铺,门口挂着褪色的布幌;有烟火缭绕、香气扑鼻的食肆,伙计在门口大声吆喝;有叮当作响、火星四溅的铁匠铺,壮硕的匠人正挥汗如雨;也有不少摊位直接摆在街边,售卖着各种山货、兽皮、以及一些散着微弱灵气波动的矿石、药材甚至粗劣的符箓。
往来行人更是三教九流,有扛着麻包的苦力,有牵着驮马的商贩,有挎着刀剑、神色警惕的武者,也有少数几个身着道袍或劲装、气息明显强于常人的修士,他们步履匆匆,目光锐利,与周围的凡俗景象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这就是真正的修行界与凡俗交织之地……”
叶晓晓心中暗忖。
与青冥天的然物外、溪木村的质朴闭塞完全不同,这里充满了赤裸裸的生存气息和等级分明的阶层感。
她需要尽快找到一个合适的落脚点,既要隐蔽安全,又要便于观察和获取信息。
她没有走向那些门面光鲜、看起来专为修士服务的“仙客居”
之类的地方,那太过显眼。
而是刻意避开主街的繁华,拐入了一条相对僻静、灯光昏暗的侧巷。
在巷子深处,她找到了一家名为“归云居”
的小客栈。
客栈门面陈旧,木门上的漆皮剥落大半,挂着一盏昏暗的油灯,灯火如豆。
门口甚至没有伙计迎客,只有一个头花白、穿着洗得白的粗布褂子、正靠着柜台打盹的老者,其修为勉强在炼气二层徘徊,气息微弱得几乎与凡人无异。
这种地方,正合她意。
叶晓晓走上前,轻轻敲了敲柜台。
老者惊醒,抬起浑浊的眼睛,懒洋洋地打量了她一下,见她风尘仆仆,衣着朴素,不像是有钱的主顾,便没什么热情地问道:“住店?”
“嗯。
可有清净的单间?”
叶晓晓声音平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疲惫。
“后院有间小屋,一天五钱银子,或者半块下品灵石。”
老者打了个哈欠,报出价格。
叶晓晓从怀中(实则是意念一动从小乾坤戒中取出)摸出一点碎银子,付了三天的房钱。
她暂时不想动用灵石,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老者收了钱,递过一把锈迹斑斑的铜钥匙,指了指通往后院的小门,便又趴回去继续打盹。
后院比前堂更加僻静,只有几间低矮的厢房围成一个狭窄的天井,地面长着青苔,空气中有一股淡淡的霉味。
叶晓晓的房间在最角落,很小,仅容一床一桌一椅,窗户对着客栈的后墙,几乎透不进光,但胜在独立且无人打扰。
她仔细检查了房间,确认没有窥探的阵法或机关后,才松了口气,在床边坐下。
暂时安顿下来了,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几天,叶晓晓如同一个最耐心的潜行者,开始了对青石镇的悄然探索与适应。
她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归云居”
这间昏暗的小屋里。
并非休息,而是专注疗伤与巩固修为。
她服下丹药,运转《曦曜凝心诀》,小心翼翼地引导着青石镇内这种略显滞涩、属性庞杂的灵气入体,如同最精细的工匠,一点点剥离杂质,淬炼出最精纯的部分,滋养着左肩胛骨那道最深的裂痕和受损的经脉。
这个过程缓慢而痛苦,但对力量的掌控却在细微处不断提升。
她尤其注重对金乌真火的锤炼,不再追求爆的威力,而是反复尝试将其极度压缩、内敛,力求做到心念微动即可引动,且不泄丝毫气息于外。
她知道,这是她在此界安身立命、也是避免暴露根脚的最大依仗。
只有在傍晚时分,天色将暗未暗,街上人流最为混杂的时候,她才会出门。
她换上了一套在街边成衣铺买的、最普通的灰色布裙,将流云剑用粗布缠裹得严严实实,背在身后,看起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