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文豪1983 > 第121章 第一次余学研究结束

第121章 第一次余学研究结束(2 / 5)

,他最厉害的能力,却不是写!

    苏彤想通这一点后,非常兴奋。

    《钟山》杂志社。

    在接连被拒稿后,苏彤又找到了新的写作灵感。他拼命的踩自行车,回杂志社分享自己的见解,“文学家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写,而是洞悉力,是眼光啊!这是文学的灵魂,他知道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声音……”

    《钟山》杂志社的总编徐钊淮见到他很热情,耐心听完后笑道:

    “我们也正在思考这个问题!《人民文学》的王濛很不满现在的文学探索,他认为‘我们坏了大好局面’,重技术而轻实质。”

    “我们正在为王濛的发言开研讨会,他毕竟是作协主席。苏彤,你既然来了,你也发表你的意见!”

    苏彤讲起了在金陵艺术学院的事情,然后道:“我想到了春晚的《乡愁》,那首诗为什么厉害?我从前不好解释,现在能解释了。它是符合文学的本质的!”

    “余光钟发出了两岸人民想要发出的声音,所以他的诗厉害!他的这首诗,和他辞藻华丽的文风完全不同,他是‘妙手偶得之’!”

    徐钊淮惊讶道:“你倒是比王濛说的好。我们搞的文学探索,说实话就是王濛来带头的,现在情况失控了,各地都在写实验性的文学。他又说我们坏了他的局面。”

    “你很有见解,应当作为主讲人!我们的研讨会要开上三天!”

    ——

    燕大,“饭补”政策已施行近一个月。

    一到发票的时候,排骨窗口全都是人。

    之前统计全靠食堂阿姨的记忆力,认脸。现在因为人太多,很难说清楚谁是贫困的,谁是不贫困的,计不过来了。

    这就给学生很多操作空间,很快人人都说自己平时省吃俭用,顿顿吃的不足一毛钱,食堂也是来者不拒,每个人都发。事情完全按照丁校长的预计发展。

    没补贴的时候,也就百来个人吃得清汤寡水。一有补贴了,所有人都想尽办法的领补贴。

    文学系的女生反而很开心:

    我正好平时减肥呢,到了发票的时候,就放纵一番!都不需要做什么调整。

    大家都说,照这么下去,“饭补”支撑不了多久。天天都有传言:下一周菜票就要作废!因为没钱啦!

    燕大学生生怕哪一天没得吃了,一拿到票立刻去排队。

    “今天我们来的早,肯定有排骨吃。”褚付军说。

    程国平在旁边笑了一下:“以后星期一要成为燕大学生的福利日,再过几十年,我们要特地怀念这一天。”

    褚付军附和道:“刘振云师兄写怀念燕大校园,我们说那是怀念曾经的文学黄金年代——那几年出了太多家。等到我们毕业了,我们也要写回忆录,估计要被后来的人总结为《排骨回忆录》!”

    “还不知道能吃多久……”程国平说。

    “是啊!要写成《排骨回忆录》,至少得让我吃一年吧。我看是很难的。”

    路不宣听到排骨两个字,肚子里边儿就开始发抽,甭管吃得多饱,还是忍不住馋。

    说个有点丢人的事儿。

    路不宣是来燕大读书之后,才第一次吃肉能吃到撑。

    而更加罪恶的是,连着吃了四顿之后,路不宣觉得排骨都没有之前那么好吃了。

    有时

最新小说: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 我成为阴司之后,全球恐怖降临了 箱子里的战锤40K 人到中年,我的收入能随机倍增 缠娇鸾 重生年代大院娇媳美又飒 朱颜执鼎 穿成九零孤女,大唐公主富可敌国 夫君厌我便改嫁,王爷怀里不香吗? 年代娇娇下乡后被糙汉厂长追着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