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时报》聘请的记者向他介绍:查尔斯·狄更斯、马克·吐温、大卫·梭罗……等人都在该酒店留下过足迹。
那都是世界级的大文豪。
原本他们要住在波士顿大学附近的酒店,这是由美国的书商来安排的(马尔克斯的关系)。
《联合时报》听说后,特地申请经费,将众人安排了这里。
余光钟一见到余切就开玩笑道:“不知道我们将来有哪些人,也把自己的名字刻在这个酒店。”
众人都被那种未来吸引到了。
现代文学里,并没有哪个华人,真正做到了天下闻名,而洋人却轻易的做到了这一步。哪一个地方的教科书里面,没有一个外国作家?
“我!”李傲说。“今天不是我有幸来这个酒店下榻,而是这个酒店,有幸迎来了我。”
所有人都哈哈大笑,李傲却说:“难道我说的好笑吗?”
这下,连余切忍不住乐了。
你李傲吹自己很厉害,但你真没有到这个层次吧。
钱忠书不想表现得太尖酸刻薄,在他看来,李傲连他也远远的比不过,但又不好直说,只好闭口不言。
随后,李傲道:“但这个酒店还住过爱默生。”
爱默生是美国上个世纪的诗人和思想家,他的名号更大了,“美国的孔子”,“康科德的圣人”,“人类导师”,“新英格兰的先知”等等。
李傲说:“根据我的考证,爱默生虽然赞成解放黑奴,和美国那个总统林肯一样,但他却是个彻底的白人至上者。他所谓的解放黑人,是把黑人像动物一样凑在一起,绝对不能和白人有任何的通婚,至于投票、教育这些权利更没有!”
“如果爱默生活过来,看到我们这些人,相信也会说出什么不逊的话。因为我们也不是白人。”
“所以你们与其尊敬他,不如来尊敬我。不然,你们就和聂华令是一样的,有白人软骨病。”
这是下马威啊!
内地这边一时语塞,都本能的望着余切。
余切边说边想:“我相信世界上的人类从人格来说是平等的,但个体确实存在差异,我也是承认的。让文学的归文学,修养的归修养。”
“那你遇到爱默生又怎么办呢?你难道和他说这句话?”李傲问。
让我遇见了?
余切做了个开枪的手势:“砰!”
“对这些人,我没有修养。”余切说。
这个小插曲,让随后的讨论活动变得稍微紧张了一些。
再想想,第一轮的话题是“简繁体”,要不说文人十分妙呢?
这简繁体,既可以看做是新与旧,也可以看做是现代化和传统,但由于内地用简体字,而其他地方用繁体字,似乎又带有些其他含义……
余切坚决的站在简体字一方。
“简繁之争”是一个老话题,在内地和宝岛都发生过,就是后世的网络论坛也经常为此吵架。
这个争论,最早于新文化运动之前就已经发生,极端的意见认为应当弃用汉字,全盘用西文。后来演变为罗马拼音或是汉字拉丁化。
宝岛那边的作家基本上都支持繁体字。他们的想法各有不同。
余光钟提到:“汉字的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