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文豪1983 > 第六章 战争,战争

第六章 战争,战争(2 / 3)

讨会的主题是“战争”,不一定要特指南方与邻国存在的边境冲突。只是,主办方希望产出有关于战争主题的文章。

    在此之前,作为一个作者,首先要了解战争方面的经典文学,有关于边境冲突的资料和纪实文学当然也要阅览,余切得先确定自己的创作方向,是诗歌,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还是小说创作,亦或是yy爽文?

    中国特种超人大战越南会说话的树?

    最后一滴血?

    他还没形成主意。

    其实,这对他也是有益的,脱颖而出的作品可以直接登上《红岩》和其他相关杂志,有才华的作者可以在这种平台迅速打开名声。

    《红岩》杂志的编辑对他《天若有情》的结局不满,也许因为他不够了解现在文学这一时期的流行方向和尺度把握,要了解这些,没有比战争文学更为合适的了。

    没有和阿莱多聊,余切当天下午直接去川省图书馆,这次成功进去了,得知是要查阅有关于战争方面的资料,工作人员为他开了绿灯,尽情挑选。

    余切在这里呆到晚上闭馆。

    文学上,常常有一种“厚古薄今”的趋势,即旧人的,比新人的要好。

    然而,余切不这么觉得。

    单论讲故事,后人并不比前人差。

    如30年代开始写作的《战争和人》,该文获得茅盾文学奖:

    “大地在炮火中颤抖,空中的浓烟遮住了太阳。敌人的飞机盘旋在头顶,像是索命的恶魔……每一次爆炸,都像是在灵魂深处撕裂了一道伤口,鲜血混合着泥土,染红了身旁的每一寸土地。”

    又如九十年代成书的《白鹿原》,同样是茅盾文学奖作品。

    “白嘉轩亲眼目睹了村里青壮年被抓去当兵,山沟里传来的枪声和惨叫声不绝于耳。村里的女人们抱着孩子哭得声嘶力竭,但男人们已经走远,再也没有回来的消息。白鹿原上的黄土和血水混合在一起,像是一块巨大的伤口,无法愈合。”

    而他记忆里的一些片段,大多出自三十年后的论坛、网文以及帖子。

    比如《甲申前夜·大晦》的一段:

    “我是辽人,你大明朝几时又把辽人当人?我生来是兵,我儿生来也是兵,可当兵的把衣、甲都卖了,税监还说未饱,一袭单衣,鞋履都无,却叫我与奴贼拼命,被他铁骑冲突,人都踩成碎烂!石米八两银子,父母都饿死,棺材也无。我等上阵杀贼,却将客兵都留我屋中,妻女俱叫他污辱了。我十年前便不是人了,我是奴贼,专杀你大明人的奴贼!”

    这篇还勉强算是传统文学,再找个层次低的。

    网文《临高启明》:

    “前方草堆中,几具尸体,横七竖八的卧着,可能死去了多时,各具尸体上,都散发着浓郁的腐臭味,白花花的蛆虫,在这些尸体上爬满了……婴孩不时欢快的抓住,从母亲的尸身上冒出的肥大蛆虫,然后他的小手,提住还在蠕动的蛆虫,送入自己的小嘴中……”

    说实在的,似乎并没有古胜于今,而且考虑到代表“古”的是茅盾文学奖作品,代表“今”的是下沉市场的网文。

    它们本不该相提并论。

    这种思索和比对,让余切意识到,与其往前看,不如往后看,参考那些后来者的作品。

    余切应该把当今的史料,和后世的创意,以及他本来就具有的写作技巧相结合,这足以诞生他满意的作品。

    到离开图书馆时,余切列出一个需要阅读的清单,请工作人员帮他搜罗。他实在是不能全拿走,只能放在这,带上最需要看

最新小说: 我们[暗恋] 出口成真!对照综艺女配发疯爆红 渣男搞大替身肚子,我转身高嫁京圈太子 看见弹幕后,绿茶小姐又在装柔弱 我可不是东京文豪 听说杀人如麻的权臣暗恋我 体育及其生存 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 上错婚车,错娶千亿女总裁 惠妃不想养崽(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