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文豪1983 > 第133章 终获塞万提斯奖

第133章 终获塞万提斯奖(1 / 4)

    没有什么反转,燕大是来聘请余切做教师的。

    当时大学生一毕业就能选择留校任教,不过,到底是做讲师还是做教授,差别是很大的。

    以西语系的俞敏宏为例,他做英文教师的工资达到了八十块钱一个月,远高于全国平均标准,然而由于通货膨胀和薪酬体系失衡的因素,俞敏宏在首都日子仍然过的很拮据。

    哪怕他是堂堂大学教师,也想要蹭学生的免费排骨来吃。

    这种情况在做了教授后就彻底扭转了,文学院的季线林有一本书叫《漫谈消费》,上面谈到他在五十年代工资已经达到345元,加上社科院的津贴,他工资达到了450元。

    到九十年代初,季线林的工资已达到一千二三百元一个月,而这仅仅是季教授的一部分收入,作为最老的“老一级”教授,季线林还有大量的稿酬、版权费等收入。

    所以为啥丁磊孙想办法把老季开了呢?

    实在是给不起了。

    他一个人比十个老师的收入还高。

    “余切当然是我们的人,可是余切的待遇怎么样?”胡岱光替余切问了这个问题。

    丁磊孙诚恳的说:“我校完全按照海外人才的标准,来对余切进行定级。你暂时按照副教授的标准发放津贴,但要在你毕业后,余切,你能不能接受?”

    津贴不津贴,余切倒是无所谓,这个海外人才是什么情况?

    余切纳闷了:“我既没有读博,也没有在海外进修过,我究竟是个什么海外人才?”

    “视作为‘海外人才标准’!”丁磊孙强调了这个词。

    胡岱光倒是一拍脑门,明白了:这是眼下高校届的一个定级bug。

    丁磊孙随即向余切解释:

    “正常来说,研究者的晋升顺序是博士、博士后(助理教授)、讲师、副教授,正教授。这是我之前参观哈佛大学后学来的,已经在西方实行了上百年。”

    “然而,这套体系对洋博士是不管用的,因为就学术水平来说,我们现在部分领域的土教授可能不如别人的博士,那别人凭什么要从外国回来?”

    “所以,虽然回国的洋博士名义仍然需要走这一套流程,实际上在一两年内,就会被转正为正式教授。我们也确实需要这些年轻的血液。”

    这下,余切也反应过来了。

    国内的教职体系改开后长期处于混合状态:既有传统体系,又有学来的西式助理教授制度,丁磊孙就是看准了后一个。

    但这还是不行啊!

    万一将来有人说我走后门怎么办?

    我实力不允许我走这种捷径啊,没必要。

    余切表露了自己的担忧:“你怎么来认定我属于海外人才标准?”

    丁磊孙大笑道:“凭什么?就凭这个!”

    他从随身携带的文件夹里面,拿出一份今天的报纸,上面正是“港中文欲聘请余先生做经济学院教授”的报道。

    实际仔细看,写的是“荣誉教授”。

    “我已确认过,确有其事。有个叫高琨的材料学教授,他动员了十数个教职工发起了邀约……”

    这种盘外招呢,余切在波士顿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地也能搞到。只要他说这么一句话。

    胡适之十几个

最新小说: 年代娇娇下乡后被糙汉厂长追着宠 穿越魂穿魔道祖师甜 医仙传人:从校园到都市 人在都市,系统在末世! 和离后发家,极品前夫哭晕在茅厕 从市委大秘到权力之巅 人在佛罗里达:开局垂钓金枪鱼! 朱颜执鼎 红楼梦中梦之晴雯 我成为阴司之后,全球恐怖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