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意见立刻被否定,余光钟也是《联合文学》的创刊人,他听说这事儿后,特地赶来打了这个人一巴掌。
然后又有意见:把钱寄去内地吧。
但是,此时的报社对内地有许多误会,他们并不相信内地报告文《人们想要成为余切》那里面的报道……两千块的普利司通自行车,法国的红酒,大别墅通通都是假的,都是老陆的胡说!
他们相信余切正过着一个内地作家该有的“清贫”生活,无论多少稿酬,都会被拿走,然后给一张不痛不痒的奖状。
正好,马上在美国和余作家会有一次会面。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报社的人都在出主意,如何把那四万六千美元亲手交到余切手里面:直接给美元吗?当然是不行的!海关对现金数量有规定。
给余切在美国开一个瑞士账户?恐怕也是不行的,他在内地永远没办法支取这一笔钱。
最后,这帮人查阅到余切曾经拿到过泰王勋章——那是个由黄金和玉石打造的大奖牌。《潜伏》里面又有一个“这两根金条,哪根高尚,哪根龌龊”的情节。
他们就想出一个逆天的主意:把四万六千美元拿到市面上,购买等值的黄金,然后再把黄金打造金银首饰,让那些去美国访问的宝岛作家们穿戴上,见到余切之后,就把首饰撸出来当场给余切。
这些首饰还没把美金花完,还剩下一点边角料,他们又打造了一个大金牌,大金牌里面包着玉石,把这个金牌也发给余切。
这些东西都准备好之后,余光钟也大概定好了时间,四月份。这个时候,聂华令那个写作交流马上要开始,余切也有充足的时间来美国,余光钟写了封信来内地问余切的意见:这封信漂洋过海,到首都之后所有人都欢欣鼓舞,余切当即回了个同意的信件。
伟大的先行者要出发了。
之后,他开始恶补起漂亮国和拉丁美洲的历史起来。
对余切来说,这个访问和哥伦比亚是连起来的,他和马尔克斯的信件来往在大陆也算是一个佳话,余切是中哥、中拉友谊的代表,既然都去了漂亮国,自然要去被漂亮国长期欺压的拉美兄弟内部的。
哥国的大统领已经对余切发来邀请,请他这个作家来看看这个如今已“焕然一新”的小国。
拉美的治安相当堪忧,不少地方的军阀现在还在混战,万一余切被人干掉了就好笑了。漂亮国的治安也不好,波士顿虽然是个白人城市,距离纽约也不远,近年来有黑化的趋势。保不齐晚上就有一群毒瘾犯了的街溜子随机点名。
而且,南方的冲突还没有完全停歇,谁知道会不会买凶杀人;余切写过的得罪了不少地方,大马指不定为了社会和谐,也要把他这种华人战狼适当的做掉。
还需要担心那些又爱他又恨他的极端书迷——六年前,摇滚歌手约翰列侬就是被一个他的骨灰级粉丝干掉的。
总之,外面的世界,实在是危机四伏啊!
文化部门为了余切的此次访问保密了又保密,还安排了一个便衣陪同他,到时候保护他安全。86年,大陆到美国去访问的各界人士很多,几乎每个月都有一大批人要去美国交流。余切等人就隐藏在这里面,用的都是化名。
这过程中,原先翻译过《百年孤独》的黄津炎、沈国政这些人加入名单中,钱忠书因为精通西班牙语,又懂拉美文学,也被请去赴会。为了记录这一刻,港地分社的几位记者也被请来。
月末,港地那边不知道怎么弄到的消息,把作家们可能在漂亮国交流的新闻发出来了。这一发,所有港媒都在转发,消息捅得全天下皆知。虽然九成九的可能性,是那边嘴并不严,把事情先泄露出去了。
但是,王濛这些人还是受到了批评,王濛气得快七窍升天——“我再三的强调,一定要有纪律,要保密,为什么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