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文豪1983 > 第14章 一份报告

第14章 一份报告(3 / 4)

》等多部反映海外华人命运的作品。

    这也是个写海外华人的啊!跟《出路》那篇一样!

    果然,林眉道:“今天的港地文人,不存在没看过《出路》这一系列的,钱先生向我介绍了你的《落叶归根》,果然又是一篇雄文。有个说法是《出路》、《团圆》和这个新是一个三部曲,你是这么来创作的吗?”

    钱忠书也望着余切。他也很感兴趣。

    余切挠了挠脑袋:“这个不像‘新现实’一开始就想好了,这个有点牵强附会,是评论家们自己分类的,我原先没有特别的这样想过。”

    “但分的很好!”林眉道。“我说这个可以是‘中国’三部曲,你已经把两岸三地、美欧华人,最后是内地人统统写上了。”

    余切连连摆手:“太大了,太大了,我担不上这个名头。”

    林眉却偏要给余切安上这个名头:“我看了今年春节的联晚欢会,主持人拜年的时候,说了两岸三地,说了三千万的华人同胞……所以我觉得,是可以用‘中国’三部曲的。”

    这主持人激动之下说的有点绕,她意思是,这里的词儿是文化认同,比如她将来做了荷兰人,也可以说是中国人。

    但余切还是觉得,太大了,死活不肯承认。

    记者只好自己给自己解围:“也许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证明的价值。”

    “因为在我看来,它已经成为你继‘新现实’之后,另外引领文坛的。”

    这个评价,余切也不能接,他不能自吹自擂。而钱忠书此时发话了,他道:“就引起的社会影响而言,是有点这个意思。”

    记者于是大喜过望,“刷刷”两下就把这些话记下来了。

    等记者一走,余切立刻找钱忠书抱怨:“我已经很有名气了,实在是不需要再得到吹捧。这记者说的太厉害了,说不定会起反效果。”

    “她用了中国这两个字,而我觉得,最多只能说是一种移民文学,是移民三部曲。”

    钱忠书却道:“余切,在你一切可能名不符实的荣誉中,唯独写是最不沾边的。”

    又是这种抽象的刻薄话。

    夸了吗?

    如夸。

    《落叶归根》起到了一个超过余切预料的反应。它实实在在的被评论家所喜爱,而且罕见的兼具传播度。一时间,所有人都在谈论这一篇文章。

    有许多因素可以解释为啥这么热闹:它是余切获得芥川奖后第一部,它是前两部的收尾,它的诞生和印刷过程,如同本身的剧情一样离奇而波折;它里面有许多幽默段子,令人忍俊不禁,这是当时很少见的……

    但最重要的还是它真的好。

    巨大的时代之问,潜藏在民工老赵的返乡途中。

    一周不到,《中新社》的采访稿即出炉。这篇稿子中洋洋洒洒记录了一批大师的生活,忽然结尾时插入了一个年轻人余切,然后钱忠书和他一起背着手照相,还有他的老婆杨江。

    余切才发现,钱忠书这个人虽然嘴上刻薄,但照片上却完全相反。他靠余切特别近,搞得像是拜把子兄弟一样,脸都笑烂了,恨不得和余切勾肩搭背,反而离他老婆杨江比较远!

    马识途看到这照片后,估计得心态爆炸了!

    可不能让他看到这些东西。

    《文艺报》这一期出了个加刊《文艺理论》,一方面阐述进修班学生毕业后,写出来的;另一方面就是他们的老师余切的:各

最新小说: 重生之得意人生 官场之临海凭风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 和离后发家,极品前夫哭晕在茅厕 夫君厌我便改嫁,王爷怀里不香吗? 医仙传人:从校园到都市 朱颜执鼎 我成为阴司之后,全球恐怖降临了 年代娇娇下乡后被糙汉厂长追着宠 缠娇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