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文豪1983 > 第46章 1986

第46章 1986(3 / 4)

nbsp;   《明报》当即拟了个《余则成已登机》的标题!文章一发出,立刻引起了其他报刊的转载。《星岛日报》上面,把这个事情形容为《特工窃书案》,认为是一次文化冲破藩篱的典型案例;《新晚报》则派出了记者到宝岛探访,发现《潜伏》这本书的连载版早已经到处都是,只是没有单行册。

    他们猜测两位特工正是为了单行册才来的港地,因为单行册有另一部分结局……连载版里面,余则成离开大陆之后,下一页就是几十年后的归来,而传言在单行册里面,多写了一些余则成在港地的经历。

    特地到咱这儿来买单行册,不就是为了知道结局嘛。

    随着时间推移,事情越来越接近真相。

    一些在各地都有线人的港媒表示,根据线人传来的消息,前两个月,《潜伏》连载版问世时,当地忽然不允许提到任何有关于余切的,尽管民间已经流传的到处都是,但单位人员却决不许公开阅读,一旦查获,轻则批评,重则以撤职处理;两个月后,又忽然极力推荐看《潜伏》,使得该在短时间内经历两级反转。

    也就是说,这一正在从“房间里面看不见的大象”,走入到阳光下面。

    武侠家温瑞安激动极了,将这件事情写成短篇通讯稿发到《东方日报》上面。此时,他的本来已经在宝岛《时报周刊》上进行连载,因为这一件事情,当局撤下了他的稿子,使他重新回到了查无此人的状态。但温瑞安一点儿也不在乎,反而在自己与朋友的来信中道:

    “不要担心我!我的已经在多个地方出版!再也不用受没钱的酸臭气!”

    “查良庸这个人在武侠上,已经写到了头,他自然就转而对政治上产生了抱负,然而,他有时又显得十分天真,在九龙城寨的处理上,他让我极其失望……但这一次他抛开一切,却真的做了大好事!”

    温瑞安激动道:“我忽然觉得有种浪潮要来了!在人类的历史中,一些伟大的事情有时并不是深思熟虑,由许多人来按部就班推动的,相反,它往往是一两个人凭个人意志,在巧合中强行翻转来的!”

    朋友劝说温瑞安:“现在事情还不算明朗,你更要惜身。”

    温瑞安当即道:“戚少商纵马的路上,半个武林的豪杰都为了救他而死,我虽然认识戚少商,但我不配是戚少商。我只是个会罗汉拳的马来西亚华人好汉!难道也要为他而死吗?沮丧吗?我不沮丧!如果真是这样,我相信我将死得其所!”

    这一问答的发出,顿时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先引爆了潜流涌动的两岸三地文坛。此时的温瑞安,已不再是前两年那个四处逃亡的穷酸作家,在写出《逆水寒》这一热门书籍之后,温瑞安成为华人武侠世界的新武侠大师。

    他的太受欢迎,在泰国、在新加坡、在马来西亚多地都有出版。他的被多家电视台和电影公司选中,改编为影视作品。

    换言之,温瑞安已经是个极有影响力的人物。

    他这一发言,激励了许多原先想要交流的文坛名流。

    港地中文大学的教授高琨向自己的学生道:“我们的确要加强交流,把一切都放在阳光底下进行!我们不是老鼠,不仅文坛要交流,科技界也要交流,要一步一步把双方的联系实际化!”

    宝岛那边有个叫李傲的作家,做节目时道:“是很公平的,只要认识两个字,我就可以看。你不能说只能你看,不许我看,或者我要偷偷的看。我受够这种日子!今天我要广而告之,大肆宣扬,我在看余切写的,我喜欢余则成。”

    “当然,你要问我是不是喜欢李涯?我其实也是一半喜欢的,但他太蠢,简直蠢得无可救药,我就不那么喜欢了。”

    好吧,这都是些狂人!

    温瑞安从少年起就开始坐牢,到处逃亡,李傲更是坐牢坐出了很大的名声。高琨,他是理工科的堂堂大学教授,自然也敢“大放厥词”。

最新小说: 年代娇娇下乡后被糙汉厂长追着宠 重生之得意人生 穿成九零孤女,大唐公主富可敌国 人到中年,我的收入能随机倍增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 朱颜执鼎 我成为阴司之后,全球恐怖降临了 缠娇鸾 夫君厌我便改嫁,王爷怀里不香吗? 重生年代大院娇媳美又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