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文豪1983 > 第67章 顾华的末路

第67章 顾华的末路(2 / 5)

sp;   这样艰难的道路被趟平之后,当然也有其巨大的回报:

    就像是余切如今在美国报纸上受到的热捧一样,他似乎成了核子文学专家,就像“钱”可以在麻省理工对每一个“愚蠢的白人学生”破口大骂一样……

    最艰难的道路,往往也是最简单的道路,反之亦然。

    顾华在这一刻被放逐了。

    他尝试过写赚钱,但美国人并不看他的,也投给华人报刊,但因为两岸作家联合的批判,几乎没有任何报刊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录用他的稿子。

    他不得不在爱荷华大学附近的华人餐馆里,找了一个服务员的工作。

    他先刷了一个星期的盘子,顾华每天要干十四个小时的工作,打烊后睡在餐馆的椅子上,之后老板开始让他到前台接触顾客。

    彼时服务员的工资为七美元一小时,而老板开给他的工资是两美元。

    “为什么?”顾华又愤怒了。“为什么我干得最多,拿的最少。”

    “你可以去其他地方去。”老板一点儿也不在意。

    “我曾经是一个作家!”顾华说。

    “那又怎么样?”老板很无情。

    正如1984年春,闯美失败的大陆演员陈忡写给内地读者的信一样,即便是她这样的女演员,在美国仍然以打零工和做餐馆服务员为生。

    但好在陈忡还可以通过结识意大利导演,后来又走上做演员的老路,甚至还登上过春晚——但他又能怎么办?

    他已经把事情彻底做绝了!

    顾华没有想到的是,就算是这么屈辱的工作他也被开掉了。

    这家餐馆新来了一批学生,受到两岸作家对谈的影响,他们对内地的文学很感兴趣。

    有学生说:“内地现在的文学发展显然比我们好,尤其是在高度上——比如余切这种人,只是他一个人,就比我们这边其他人加起来还要高了,而且他还是很年轻的。”

    另一个学生说:“而且他还写出了核子文学。今天有人来问我核子文学是什么?我说又是哪个美国人、苏联人写出来的东西……没有想到,竟然是我们自己写出来的。”

    前面那个人说:“大陆经济不发达,为什么他们写的却那么厉害?”

    “你错了!”后面的人说,“虽然他们经济不发达,但对作家的待遇是很好的。”

    这些学生谈到的东西让顾华忍不住站在旁边听。

    是啊,《芙蓉镇》那本书几个月内他拿到了两千多元的稿酬,那是1981年,相当于六个农民一整年的全部收入,更不要说后面的重印和翻拍。

    在蟠桃之前,顾华作为老同志,已经做到了地区作协的副goat。他这辈子,本来需要更多人来养他的。

    为什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我本应该有无数的甜甜圈。

    此时,有个学生忽然不说话了,顾华发现这个人在盯着自己。

    “你是不是余切提到的那个顾华?”学生问。

    “我不是顾华,我不认识顾华。”顾华说。

    这个学生摇头:“余切在《世界日报》上说了,顾华就在我们爱荷华大学,是一个长得很文质彬彬的人。我看你虽然做服务员,眼神里却没有一丝闪躲,我们谈到余切,你还有点不服气的样子,你不是顾华,谁是顾华呢?而且,你国语讲的不

最新小说: 重生后女帝拿了美强惨剧本 替嫁后成了校草的豪门后妈 从宠物店开始 穿书八零:我在海岛搞科研 平妻?狗都不当,满塘大佬不香嘛 直播反串:我一笑倾城,掰弯全网 绝对权力 潮湿咬痕 穿成冷宫弃妃,我在后宫开小卖部 继兄宠我掌心娇,亲哥红眼悔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