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帝秦设计师 > 第47章 老宋的第二次北伐(北宋历史)

第47章 老宋的第二次北伐(北宋历史)(2 / 4)

朝廷的决策并无问题,南宋朝廷并非看不出金国灭亡后,蒙古接下来便会与他们为敌,而是时局促使所致。

    灭金,南宋朝廷确有此意,毕竟金国制造了“靖康之耻”,且南宋每年还得向金供奉岁币,若能趁机灭掉金国,不仅能一雪前耻,还能省去岁币。

    可联蒙,初时并未有达成,反而等金国快要灭国时,南宋朝廷认为当谨慎处理与蒙古的关系,不可重蹈“联金灭辽”的覆辙。

    然而,金国在被蒙古攻打时,金国不仅没设法与南宋朝廷缓和关系,联合共同抗蒙,反而在主战派推动下,发动南侵,想通过在南宋劫掠获得补充。

    在这种情况下,金国自然没了与南宋朝廷和议、联宋抗蒙的可能,倒促使南宋朝廷与蒙古联合灭金。

    “赵光义从知雄州贺令图等人那得到辽国主少国疑、内部不稳的消息,当即觉得他等了六年多的北伐时机已至,决定趁此机会,再组织一次北伐,此番定要一雪前耻,将幽云夺回。”

    “可能是上一次坐驴车坐出了心理阴影,赵光义这次没有御驾亲征,而是将指挥权交给了宋军诸将。”

    始皇好奇道:“赵光义未亲征,此战又因何而败?”

    李念笑道:“因为宋军的主帅曹彬。赵光义认为第一次北伐失败,一大原因是宋军太过聚集,一路大军直取幽州。虽说集结重兵,实力更强,更有机会攻破幽州,可如果攻不破,宋军反而会被幽州拖住,无法去夺取其他城池,阻碍辽军增援等。”

    “于是在这次北伐,宋军兵分三路,尽管每路大军都比先前弱,却可互为倚仗,互相照应,三路大军先取幽云其他州府,最终于幽州城汇合。”

    “此举既可为在决战前清扫一番幽云的辽军,削弱辽军,还能分散牵制辽军兵力。”

    “若如第一次那般,宋军直取进攻幽州,辽军也只需在幽州防御、支援幽州即可。此策略比于宋军第一次北伐有所长进。”

    “宋军被分为三路,但三路宋军的战力有主次高下,主力为宋将曹彬所率领的东路军,主要问题也就出在东路军。”

    “此次北伐也被称为‘雍熙北伐’,因为当时赵光义用的年号是‘雍熙’,此时正是雍熙三年。北伐之初,宋军势如破竹,诸路报捷。”

    跟第一次北伐何其,开局一帆风顺,中期开始飘起来,后期溃不成军。

    不同的是这次没有赵光义亲征,没有驴车漂移!

    “在得到诸将从前线传回的捷报后,赵光义不喜反忧……”

    收到捷报还不喜反忧,王翦、王贲、蒙恬几人只稍稍一想,便想到了赵光义忧在何处。

    王贲道:“宋军推进过易,看似势如破竹,实则将战线拉长,过于深入,若辽军在此时截击宋军粮道,宋军反会陷入险境。”

    王翦为儿子补充道:“不仅如此,宋军一路攻城拔寨,将领士卒必生骄胜之心。且有宋军推进快,取功劳大,便有宋军推进慢,取功劳小!”

    “见他人有功,功胜于己,必不甘落于人后,为取更多战功,其等定会贸然轻进。”

    蒙恬也道:“如此一来,宋军岂有不败之理?”

    李念道:“诚如几位将军之言,宋军推进过快,看似一路无阻,实则已使己身虚浮,宋军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稳固已占领之地,补强粮道防御,将根基扎稳,要么进行速攻,以更迅猛的进军速度拿下幽云。”

    蒙恬笑道:“公子言有两个选择,实则只有一选:宋军当补强粮道防御,稳步推进。”

    因为第二个选择风险太大,要是没快速拿下幽云,宋军将会陷入全军覆灭的危机之中。

   &n

最新小说: 跟亡夫长兄借子后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 白月光破棺而出 上命昭唐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重回宿敌年少时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