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乐声,秦将将手里抓住的旗帜一角往上抛去,收卷的旗帜当即展开,随风飘扬而起,旁边一秦卒开始拉绳索使国旗上升。
望着凌空飘扬,冉冉升起的旗帜,范增等人心中生出非常复杂的感受,他们的故国和如今的秦确实相差太多了,玄鸟与苍龙同飞,这个秦已经不是以往的秦了。
秦本已很强,今时依旧在冉冉上升,可他们的故国却已入土。
如果这一幕是发生在他们的故国,该多好啊?
可惜世上没有如果!
待国旗升到旗杆顶部,那恢弘庄严的乐声也适时停止,高台上的秦皇看了眼国旗,才将目光重新看向他们。
只听秦皇道:“能在大考中脱颖而出,名居前列,诸位皆为天下之贤才,亦为大秦今后之栋梁,故朕今日召见诸位。”
“朕知诸位对朕对大秦或有不满,然六国已灭,天下一统,望诸位能摒弃过往之见,使天下更好,而非依仗才学致使生灵涂炭。”
有考生注意到,有个奇怪的年轻人正拿着一奇怪之物,将那奇物对准他们。
来咸阳多日,他们也听说了一些在咸阳流传的奇妙传闻:传说那李念手中有一物名为“手机”,可将人在某一刻的形貌记入其中,恍如真实。
难道这年轻人就是那李念,其手中所拿就是那手机奇物?
若真如此,那他们入朝觐见秦皇的这一幕要被记下来了啊。
许多人当即更神态端庄起来,希望自己能以更好的形象被那手机记下来。
这也是李念给始皇帝的建议,大秦第一次大考,历史纪念意义重大,最好可记录下来传于后世。
嬴政讲到给众考生授予名衔,名衔其实已定,各榜状元、榜眼、探花各有其人,现在所授的是勋章,每人皆有,但做工和勋章上的内容不一样。
看到内侍端上的托盘里摆放着的勋章,大多考生心里却没多高兴。
这比那衣服严重多了,一旦接受了此物,等于完全接受了秦皇赐予的名衔,那么他们将被视为站在秦的一方,日后若不忠于秦皇,必会受天下人唾骂。
范增也在犹豫要不要接受这勋章。
若不接受,他恐怕再难接近秦皇和那李念,可接受,不仅他心里不愿,此事若传出去,他范增以后还怎么反秦复楚,居鄛的父老乡亲将如何看他?
其他人也和范增情况一样,只是原因不同。
像楚墨巨子要考虑的是他不接受,那楚墨就得不到纸,也参与不了编新字编教材中去。
如此一来,楚墨必将衰败,再难及得上其他百家学派。
难怪这位秦皇能带秦一统天下,其手段之高明狠辣远胜其他六国君王,看似有礼,未曾逼迫,让他们有的选,实际上却没有。
只有那些无求于秦皇之人,才能拒绝,可那些无求之人已经被筛选了出去,至少在此刻的章台宫内没有,即使是仇秦如范增者,也想通过秦皇和李念知晓秦未来的政略。
思来想去,范增叹了口气,即使被人误会、被人不理解,他也只能咬牙接受这勋章:一切都是为了复楚,如今不过是些许风霜。
不少考生也和范增一样,感到憋屈的同时,还只能接受。
看着这些人,李念觉得很有趣,明明不想接受,却被迫接受,好像吃了后世那九转大肠一样。
勋章的颁发,本应由嬴政亲自进行,但不敢确保这些考生会不会在嬴政给他们颁发勋章时,突然袭击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