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厂未来如何发展,都是谢威一手把持。
对于谢威的要求,谢建国没有丝毫意见。
儿子死脑细胞,老子只管享受厂长权利,不是天经地义么!
······
深夜。
601所技术研讨室依然灯火通明。
在场的众人,目光都盯着中间桌子上那个战机模型,神情严肃。
“这肯定不是歼-9模型。虽然很多地方依然有歼-9的影子,完全改了。如同之前的判断,这样的气动布局不是高空高速方向,应该是空优战机!非常符合上级提出的新要求……”
一名五十出头的老者严肃地说道。
其他人都不吭声。
现在的项目,搞了十多年,尚未定型。
尤其6月试飞过程突然出现双发停车的险情,现在刚刚找到隐患,排除故障。
突然来这么一个让所有人都心动的气动布局……
“鸭翼可以提供更强升力。或许,改进型可以考虑增加鸭翼气动布局。在两台发动机的推力加上鸭翼提供的升力下,可以让航程更远、机动性更强……”
副所长顾诵芬在众人都沉默时,开口提到。
他是歼-8副总师。
对于目前战机的性能,了解得非常清楚。
技术指标、作战性能都不符合空军跟海军航空部队需求,可没办法,歼-8已经是国内最好战机了。
“这样的气动布局没有经过风洞实验。”
“方案也没有论证,如果开始论证,需要很长时间。”
“精力还是应该放在现有型号的定型上。”
众人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
歼-8搞了太多年还没定型,又把精力浪费到其他方面?
“我支持副所长的意见。现在的型号定型工作已经到了尾声,只需要通过航空产品定型委员会的生产批准。大家都清楚,歼-8定型也无法满足部队现有需求。国外已经服役三代机甚至四代机……我们需要把精力放到新的型号上了。”
多数反对,所长刘知敏开口了。
“改进型号用鸭翼?”
有人提出了质疑,“那不是611的歼-9采用的方案?”
611所是从601所分离出去的团队,调到蓉城,作为战备单位。
“能达到指标,提升性能,用鸭翼气动布局也没什么不可以!动力是我们的弱项,想要把更重的战机送上天,需要更强升力。”
刘知敏一脸严肃。
“所长,我准备亲自去哈工大那边一趟。”
顾诵芬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从哈工大送来模型后,他第一个支持。
从67年担任歼-8副总设计师开始,他就对整个战机性能了如指掌,很多时候考虑如何改进才能大幅度提高歼-8航程、机动性能、挂载能力。
哈工大送来的模型,跟顾副总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