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 > 四百五十五章 疑虑

四百五十五章 疑虑(1 / 2)

就在李倚为兵不血刃连得数州而稍感欣慰时,王建的反击,以一种他未曾预料到的方式,悄然到来。

雅州大将谢从本,突然难,袭杀了一直态度摇摆的雅州刺史张承简,然后率部向王建投降,并将雅州拱手献上。

雅州倒也算了,本就是王建永平镇的领地,更让李倚恼火的是对嘉州的处置。

嘉州刺史朱实前脚才向自己投降,王建后脚就动了手。

他堂而皇之地以“西川南面招抚处置使”

的身份,指责朱实“治理无方,未能有效配合招抚事宜”

,强行将其驱逐出嘉州,并派遣麾下军队直接入驻接管。

消息传到成都,李倚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但随即又强压下心中的怒火。

他明白,王建这是钻了他命令的空子。

那份任命书中,确实将嘉州划归王建的“招抚”

范围。

王建利用这个“合法”

身份,驱逐他任命的刺史,虽然霸道,但在程序上,竟一时难以直接指为叛逆。

若默认此事,不仅威信受损,刚归附的其他州县也会人心浮动。

但若因此大动干戈,又显得小题大做,且正可能落入王建寻求冲突升级的圈套。

沉思良久,李倚眼中寒光一闪:“来而不往非礼也。

他动我的嘉州,我便拿他的汉州!”

汉州,是王建最初进入西川时攻占的根据地,地理位置重要,但并非李倚划定的“招抚”

范围。

李倚当即派人给驻守彭州的符道昭下令,命其率精兵疾进汉州,以“整肃地方,确保成都北面安全”

为由,强行驱逐了王建任命的汉州刺史,将汉州控制在了自己手中。

这一手,干净利落,既是报复,也是警告。

你王建能在“你的”

地盘里玩花样,我李倚也能在“我的”

势力范围内收回原本属于大局的土地。

邛州节帅府内,王建得知汉州失守的消息时,刚为拿下嘉州和雅州而稍显得意的脸色,顿时又蒙上了一层寒霜。

他重重一拳砸在地图上汉州的位置:“李倚小儿!

反应倒快!”

周庠在一旁,神色平静,仿佛早有预料:“大帅息怒。

符道昭夺取汉州,正在意料之中。

此举看似我们失了汉州,但亦表明李倚暂时不愿与我等全面开战,只以对等报复为限。

如此,双方算是打了个平手,也暂时划下了一条无形的界限。

接下来,便是各自消化所得,积蓄力量的时候了。”

王建哼了一声,目光扫过地图上已然泾渭分明的势力范围:他的邛、蜀、黎、雅、嘉五州,孤悬川南;而李倚则掌控着以成都为中心,包括茂、汉、彭、简、资、荣、戎、泸、眉、陵等在内的西川大部地区,无论在地盘、人口还是资源上都占据绝对优势。

“看来,这闷亏,某是吃定了?”

王建咬牙道。

“非是吃闷亏,而是暂避锋芒,以待天时。”

周庠缓缓道,“我军新得诸州,需时间整合。

李倚地盘虽大,然新附之州众多,人心未稳,治理起来亦非易事。

眼下这般‘平静’,正是我等求之不得的喘息之机。”

王建沉默片刻,终于长叹一声:“也罢!

就依先生。

传令各州,加紧整军、安民、屯田!

还有,往长安和成都的‘路子’,绝不能断!”

“大帅明鉴。”

自汉州和嘉州各自易主后,西川原本中立或陈田派系的州县要么归顺李倚,要么归顺王建,自此西川暂时陷入了短暂的安宁。

时光荏苒,夏去秋来。

转眼间已是九月,暮色渐沉,大明宫的飞檐在夕阳余晖中勾勒出沉静的剪影。

但偏殿内,年轻的大唐天子昭宗李晔的心绪却远不如这宫殿般平静。

他面前的御案上,堆积着数份来自西川的奏表,它们像一块块灼热的炭,烘烤着他的理智与判断。

西川大捷、陈敬瑄田令孜被俘的消息早已传开,最初确实让这座压抑已久的皇城为之振奋。

毕竟,田令孜兄弟把持西川、挟制天子的岁月,是昭宗和整个朝廷都不愿回的梦魇。

此番借助宗室睦王李倚和新兴将领王建之力铲除巨蠹,无疑向天下藩镇展示了大唐中央尚存一丝威严。

相应的赏赐方案,在宰相杜让能等人的主持下,本已初步议定,无非是嘉奖李倚、王建之功,然后顺势安排西川善后事宜,以期尽快恢复朝廷对这块富庶之地的直接控制。

然而,王建接连从邛州来的上表,以及其在长安城内的秘密活动,像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王建的表文写得极为恭顺巧妙,先是痛陈田、陈之罪,颂扬天子圣明、睦王辛劳,随后笔锋一转,提及西川已大致平定,睦王李倚身为宗室重臣、凤翔节度使,久镇外藩,劳

最新小说: 歌影山河 冷书生(一受多攻)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乖,再让我亲一口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王朝的腐朽 万兽之国(H)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