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 > 四百二十五章 离去

四百二十五章 离去(1 / 2)

不多时,李倚的中军大帐内,一场仅有四人参与的密会悄然进行。

李倚面色“凝重”

,先开口:“韦相公,张监军,刚得急报,王建已破蜀州,正轻装简从,率主力直扑成都而来,其先锋距此已不足百里。”

韦昭度闻言,脸上掠过一丝喜色,随即又有些担忧:“王建来得倒快……只是,其部军纪素来散漫,恐惊扰地方……”

李振适时接口,语气沉重:“相公,监军,下官所虑,非止于此。

据多方探报,王建此次前来,气势汹汹,言语之间,对相公这位招讨使似多有不敬,甚至扬言西川之事当由西川人自决……其心叵测啊。

下官恐其抵达之后,不服相公调度,甚至……行那跋扈之事。

届时,两军龃龉,必生祸乱,岂不坏了朝廷平叛大计?更恐对相公安危不利。”

张承业平淡的嗓音缓缓响起:“王建……确非善类。

某也听闻,其在蜀州,已自命官属,形同割据。

若其至成都,见城池将下,利益巨大,难保不会生出歹心。

韦相公乃朝廷栋梁,圣上股肱,万一在此有丝毫闪失,某与睦王,万死难辞其咎。”

帐内一时沉默。

韦昭度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复杂。

他何等聪明,岂会听不出李倚和李振的话中深意?

这是要借王建的势,逼自己离开啊。

他心中自然万分不舍那唾手可得的克复成都之大功,但李倚的话,却也戳中了他内心最深处的恐惧。

是啊,王建……那可是个无法无天的盐枭出身!

手下尽是亡命之徒。

自己一个文官,待在这两大强藩虎狼之师之间,万一真生点“意外”

,找谁说理去?

李倚或许还顾忌朝廷体面,那王建可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到时候,别说功劳,只怕性命都难保。

留在这里,看似离功劳一步之遥,实则是站在刀尖上跳舞。

李倚今日能如此“委婉”

地请自己离开,已算是给了天大的面子。

若再不识趣,只怕……

李倚见韦昭度沉默,不由得叹口气,做出“恳切”

模样:“相公,为今之计,为大局计,为相公安全计,倚有一愚见。

不如请相公移驾利州行营,督促粮草,安抚地方,为前线提供后援。

如此,既可保全朝廷体面,避免与王建冲突。

此地善后事宜,暂由倚与张监军协同处理,必秉公办理,所有功劳簿册,皆列相公为功,绝不敢有半分隐瞒!

待西川平定之时,再返西川主持大局不迟!”

这番话,句句看似为韦昭度着想,实则将他离去的理由包装得天衣无缝,更许以“功”

和“日后返川”

的空头承诺。

韦昭度坐在那里,脸色变幻不定,内心挣扎异常。

走吧,眼看破城大功在即,实在不舍;不走,王建的威胁又近在眼前,李倚和张承业显然也已达成共识,不会全力维护自己……而且看李倚如此态度,若是自己真留下来,就算王建不对付自己,只怕眼前这位亲王也会想办法让自己出点意外吧。

韦昭度抬起头深深得看了一眼李倚,只见李倚脸上仍然挂着那副关切的模样,但眼中的寒意韦昭度却看得真真切切。

良久,他终是长叹一声,所有的雄心壮志都化作了对自身安全的担忧和深深的无力感。

想到此处,他放下茶盏,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感激”

和“忧虑”

,长叹一声:“睦王所言……甚是老夫……老夫亦对此深感忧虑。

王帅将至,两军杂处,确易生事端。

老夫一介文人,手无缚鸡之力,留于此地,非但于军事无补,若反成大王与王帅之累赘,致使将士束手,耽误平叛大事,老夫真是万死莫辞了。”

他语气沉重,仿佛真是为国事忧劳:“为大局计,为圣上社稷计,老夫……便依大王之言,暂且移驾利州行营,督促粮草,安抚地方,为前线提供后援。

至于这攻城拔寨之事,便有劳大王与张监军多多费心了。

待成都克复,老夫再上表为诸位请功!”

他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既全了自己的颜面,也顺了李倚的心意,更是巧妙地把自己摘出了最危险的漩涡中心。

李倚心中暗笑,面上却满是“敬佩”

与“不舍”

:“韦相公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倚感佩万分!

如此安排,最为稳妥!

相公放心,倚必竭尽全力,早日克复成都,迎相公回銮!”

张承业也微微颔:“韦相公放心,某会在此,与睦王妥善处置。”

于是,所有的事情都如同被安排好了一般,自然而然地生着。

翌日清晨,阳光洒在大地上,韦昭度便在一队轻骑的护卫下,缓缓地离开了成都城下的大营

最新小说: 歌影山河 冷书生(一受多攻)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乖,再让我亲一口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王朝的腐朽 万兽之国(H)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