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 > 三百四十四章 拖延

三百四十四章 拖延(1 / 2)

新的一年已经到来,正月,昭宗登上武德殿接受群臣朝贺,宣布诏书大赦天下,更改年号为龙纪。

此时高仁厚统率的两镇禁军,正行进在陇山余脉和秦岭的峡谷栈道之间。

赤色的“高”

字将旗和凤翔王旗在凛冽的寒风中猎猎作响,刀枪的寒光映照着秦岭深冬的肃杀。

十日后,刚一进入凤州地界,高仁厚便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气氛。

道路虽崎岖,但明显经过了人工修整,坑洼处填平,狭窄处拓宽,甚至在一些陡峭路段还临时搭建了简易的护栏。

凤州节度使满存派来的向导早已等候在界碑处,态度恭谨,对道路情况了如指掌。

“禀高将军,”

向导头领躬身道,“满节帅已严令境内全力保障王师通行。

前方道路皆已整饬,请将军放心前行。

另,在州界前方十里处,设有临时补给点,备有粟米五千石,草料一万束,乃满节帅倾力筹措,聊表心意,万望将军笑纳。”

高仁厚骑在马上,面容沉稳,心中却冷笑:这满存,果然是个油滑的老狐狸。

姿态做得十足,给的粮草却只够塞牙缝,明显是应付差事,既不敢得罪,又舍不得出血。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度,不是斤斤计较这点粮草的时候。

“代本将谢过满节帅。”

高仁厚声音平淡,“我军军务紧急,补给点物资,着后队辎重营接收即可。

传令全军,加通过凤州,不得扰民!”

“遵令!”

传令兵飞驰而去。

大军在凤州境内畅通无阻,沿途州县官吏远远观望,态度敬畏,无一人敢上前滋扰。

凤州守军更是约束部属,避让道旁。

六日后,前军掠过了凤州全境。

满存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去的烟尘,长长舒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

进入兴州地界,情况与凤州类似,却更显“安静”

没有明显的道路修整痕迹,也没有热情的向导和补给点。

兴州刺史仿佛消失了一般,没有任何官方人员出现。

但沿途的关隘、哨卡,全都门户大开,守军踪影全无,显然是接到了严令,彻底放行,不闻不问,只求大军快点离开。

高仁厚对此毫不意外。

兴州地小力弱,其主官恐怕早已吓得躲了起来。

这种沉默的放行,正是最省心的方式。

他命令符道昭部派出小队前出警戒,大军则保持队形,以最快度通过这片“真空地带”

五日后,前军的前锋已抵达利州边界。

一踏入利州地界,气氛陡然一变。

先前那种顺畅感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形的阻滞和阴冷的敌意。

通往金牛道主路的一座关键石桥,桥头赫然立着一块崭新的木牌:“桥梁年久失修,恐有倾覆之险!

正待详勘加固,暂禁通行!”

几个穿着小吏服色的人,拿着尺子和图纸,在桥边装模作样地比比划划,看到大军到来,眼神躲闪,动作却慢条斯理。

早几日派去利州城接洽粮草补给的使者被挡在城门外。

城头守军高喊:“刺史有令!

州库粮草上月已尽数调往东川劳军!

新粮正在紧急筹措!

请贵军于城外扎营,耐心等候通知!”

同时符道昭派出的前哨游骑回报,附近山道现不明身份武装人员活动的踪迹,小股部队试图袭扰落单的斥候和运粮队。

符道昭几次组织清剿,对方却如同泥鳅般滑溜,一击即退,遁入山林,显然是有人指使的骚扰战术。

信使回报,利州城四门紧闭,吊桥高悬,城头上刀枪林立,戒备森严。

一股拒人千里之外的冰冷气息扑面而来。

“果然来了!”

高仁厚勒住战马,心中早有预料。

杨茂实的把戏,拙劣却有效。

拖延时间,制造麻烦,为王建争取机会!

面对利州方面设置的层层障碍,高仁厚没有丝毫犹豫,他看都没看那几个磨洋工的小吏,直接下令:“立刻上前!

拆掉那破牌子!

检查桥梁!

若真有问题,就地取材,两个时辰内,给我搭起一座能过大军的浮桥!

符道昭,派一队兵‘保护’,谁敢阻拦,格杀勿论!”

数百名士兵如狼似虎地冲上去,那几个小吏吓得屁滚尿流,连滚带爬地跑了。

桥梁本身并无大碍,只是几块桥板有些松动,经过加固后,军队隆隆而过。

“回复城里!”

高仁厚对信使吩咐道,“告诉杨使君,他的‘难处’,本将‘理解’!

粮草,我军自备!

不劳他费心了!

让他看好自己的城门就行!”

他随即下令:“符道昭!”

“末将在!”

最新小说: 歌影山河 冷书生(一受多攻)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乖,再让我亲一口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王朝的腐朽 万兽之国(H)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