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 > 三百三十五章 时机

三百三十五章 时机(1 / 2)

凤翔王府的书房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初冬的寒意,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与野心。

烛火跳动,将两个身影长长地投在悬挂的巨幅舆图上,那图上山川险峻,尤其西川十二州,被朱砂狠狠圈住,仿佛一块亟待吞噬的肥肉。

李倚身着常服,却掩不住眉宇间日渐锋锐的威仪。

他负手而立,目光如炬,死死钉在西川的位置。

桌案上,一份来自长安的密报摊开着——陈敬瑄、田令孜抗旨不遵,昭宗盛怒,正在商议讨伐西川之事。

“兴绪。”

李倚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这是我们入主西川的最好时机。”

李振捋着短须,笑道:“大王所言极是。

王建那厮,动作倒快,拉上顾彦朗便给陈敬瑄上了道催命符。

昭宗对田令孜恨之入骨,必定会同意他。

只是……”

他话锋一转,目光也变得深邃起来,“王建请讨西川,岂是为朝廷分忧?

分明是想趁火打劫,取陈敬瑄而代之!

若真让他得了西川,其势连成一片,东扼三峡,北窥汉中,则我凤翔,危矣!”

李倚冷哼一声:“不错。

驱虎吞狼,岂能坐视饿虎坐大?西川,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岂能落入王建此等枭雄之手?此乃天赐良机,我必须出兵!”

“大王英明。”

李振躬身,眼中精光闪烁,“然则,出兵需有名,更要让朝廷,让天下人无话可说。

尤其是要让圣上,心甘情愿,甚至求之不得地让大王插手西川之事!”

李倚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盯着李振:“计将安出?如何能堵住王建之口,又能让圣上深信不疑?”

李振走到舆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西川上,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义愤:“名?现成的名分就在眼前!

陈敬瑄、田令孜,抗旨不遵,形同叛逆!

此乃十恶不赦之罪,动摇的是圣上权威,损毁的是朝廷纲纪!

大王身为李唐宗室,高祖太宗血脉,眼见奸佞如此猖狂,岂能坐视?此其一,高举‘忠君讨逆’大旗,占据大义名分!”

他的手指沿着舆图滑动,语气转为凝重:“其二,唇亡齿寒!

陈、田今日敢抗旨,明日就敢北犯!

他们厉兵秣马,意欲何为?一旦西川生乱,乱兵流寇侵扰我境是小,若其勾结异族,甚至威胁散关,震动关中,危及京畿!

圣上安危,宗庙社稷,岂容有失?大王牧守凤翔,拱卫京畿西陲,此乃天授之责!

为圣上守门,为社稷除患,此名正言顺!”

李振的手指又猛地戳向王建的阆州,声音带着一丝冰冷的警告:“其三,若让王建攻下西川,无异于纵虎归山,前门驱狼,后门进虎!

朝廷届时拿什么制衡他?唯有大王你!”

他回身,目光炯炯地直视李倚:“大王乃圣上至亲骨肉,血脉相连,与国同休!

大王的忠心,天地可鉴!

由大王出兵,一则分王建之势,使其不敢独吞;二则战后西川,由大王这样的宗室重臣坐镇,才能真正回归朝廷怀抱,成为圣上稳固的西南屏障!

此乃为圣上分忧,为朝廷解困之良策!

此为其三,以‘宗室之责’与‘制约王建’之实利,打动圣心!”

李倚听得频频点头,眼中野心之火与“忠义”

之光交织燃烧:“妙!

妙极!

那这奏疏该如何写?”

李振胸有成竹,踱步至书案前,铺开雪白的奏章用纸,提笔蘸墨,语气抑扬顿挫,仿佛已看到昭宗阅后欣然应允的情景:

“臣,凤翔节度使、宗室亲王李倚,诚惶诚恐,顿百拜,谨奏圣上。”

他一边口述,一边笔走龙蛇,将方才的策略核心一一融入:

“臣闻:君命如山,四海咸遵;逆旨抗天,神人共愤!

今有西川陈敬瑄、阉竖田令孜,公然抗命!

其行径之悖逆,实亘古所罕闻,动摇国本。

臣每念及此,痛彻心髓,怒冲冠!”

“圣上决意天讨,臣虽愚钝,牧守凤翔。

今逆贼盘踞西川,实乃北窥散关,东伺秦陇!

凤翔乃关中西陲屏障,京畿之锁钥,此诚唇亡齿寒,臣身为宗亲,守土有责,护驾有份,岂能高卧藩邸?”

“王建、顾彦朗二人,虽上表请讨,忠心可嘉。

然王建昔日为田义子,今又与其翻脸,如此反复之人,其志难测。

朝廷若专委此二人进剿,一恐迁延日久,二恐西川甫平,又生强藩。

臣,圣上之宗亲,与国同体,休戚与共!”

“若蒙圣上允准,臣愿为圣上前驱,自散关、凤兴道南下。

必使其尾不能相顾!

臣必倾尽全力,钱粮器械,皆由凤翔自备,兵马精卒,随时听候朝廷调遣。”

“臣以列祖列宗之名起誓,此番出兵,唯秉忠义!

最新小说: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乖,再让我亲一口 龙族:理综挂科后我被迫屠龙了 混在民国当警长,军阀列强都怕我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钢铁先驱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 王朝的腐朽 万兽之国(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