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濬的计策核心其实非常简单明了,那就是“丢车保帅”
和“固守待援”
。
具体来说,他主张舍弃自己,以保全两位亲王,并试图保住薛知筹。
在这个计策中,他完全没有提及反击,而是只求能够稳住当前的阵脚。
“荒谬!
张濬!
你这是让圣上向奸宦摇尾乞怜!”
孔纬怒不可遏,“圣上!
切不可听其言!
退缩一步,便是万丈深渊!
当此之时,唯有以雷霆之势…”
“孔卿!”
李晔猛地开口,声音虽然有些嘶哑,但却带着一种被怒火淬炼过的冰冷决断。
他那赤红的双眼死死地盯着杜让能,似乎在期待着他能说出一些不同的看法。
“杜卿!”
李晔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急切,“说下去!
朕要听你的‘蓄力’之策!”
杜让能感受到了天子的怒火,但他并没有被其吓倒。
相反,他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因为他知道,尽管天子此刻愤怒异常,但他的判断力并未被摧毁。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
“圣上,张濬所言保全亲王、彰显仁孝之策,乃当下之急务,臣附议!
必须立刻去做,以绝杨复恭构陷之口!
至于复相之事,圣旨未,玉玺未落,此乃天佑!
正好搁置,以此‘让步’暂平杨复恭汹汹之怒!”
他话锋陡然一转,目光如炬,迸出智慧的光芒:
“然,圣上!
杨复恭以亲王‘病重’相胁,意在削圣上之威!
圣上岂能仅守不攻?臣以为,圣上当…以亲王‘康泰’相慰,更要以…宗室‘强援’示之!
请圣上即刻下旨,加封睦王李倚为检校太尉、兼侍中、充凤翔陇右等道副元帅!
明天下!
诏书中当盛赞其平定凤翔、生擒逆酋李茂贞之功勋,彰陛下信重宗室、倚为柱石之心意!”
杜让能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在充满怒火的房间内回荡:
“此举一石三鸟:其一,昭告天下,圣上非孤立无援,外有强藩宗室为倚仗!
其二,震慑杨复恭,使其知圣上尚有锋锐利刃在外,投鼠忌器!
其三,聚拢人心,使朝野忠义之士,知圣上有重振之志,有除奸之援!
此乃…以攻代守!
以势压邪!”
完全平定的凤翔才是圣上的助力,有了睦王李倚在外呼应,杨复恭才会投鼠忌器,所以凤翔不可乱。
“以势压邪!”
这四个字如同惊雷,瞬间劈开了李晔心中狂怒的迷雾!
他眼中燃烧的怒火并未熄灭,反而被杜让能这绝地反击的韬略注入了新的、更加炽烈的力量!
睦王!
他还有这个弟弟!
那个在凤翔手握强兵、刚刚生擒了李茂贞的亲弟弟!
他说过会想办法助自己掌控朝政,这将是自己的最强有力的外援!
“好!
好一个‘以势压邪’!”
李晔猛地一拍御案,震得那滚落的玉玺都跳了一下!
他脸上再无半分犹豫彷徨,只剩下被愤怒点燃的、属于帝王的决断与狠厉,“就依杜相之言!
拟旨!
立刻拟旨!”
他语极快,字字铿锵,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势:
“一、宣太医署所有圣手,由杜卿、孔卿并朕之内侍总管,即刻入十六王宅,为吉王、威王两位皇兄‘诊治’!
务必尽心竭力!
朕稍后便亲往探视!
二、张濬复相之事,暂不议!
三、加封凤翔节度使、睦王李倚为检校太尉、兼侍中、充凤翔陇右等道副元帅!
诏书明天下!
着翰林院即刻拟旨,用词务必彰显其赫赫战功与朕之殷殷信重!
四、孔纬!”
他看向仍愤愤不平须皆张的孔纬,“你即刻挑选两名最得力、最机警的心腹,持朕…持朕随身玉佩为凭,星夜兼程,走小路,在薛知筹动身之前,找到睦王!
传朕口谕:京畿道不靖,命其倍加小心,多派护卫,绕行险地!
务必…护送薛知筹平安入京!”
一连串旨意,如同连珠炮般出,条理清晰,杀气腾腾。
他将杜让能的韬略完全吸收,并加入了保护薛知筹的具体指令。
那“务必平安入京”
几字,更是咬得极重,带着不容失败的狠劲!
“臣等遵旨!”
杜让能、孔纬、张濬同时躬身领命,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与力量。
孔纬虽对未能立刻诛杀杨复恭仍有不甘,但杜让能这招“加封李倚”
的反击,让他看到了希望。
张濬深深地拜伏在地,口中称颂着“圣上圣明”
,然而他低垂的眼帘却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