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傀儡巷”、“活人肉”以及“大日炉”三处考验之地接连受挫,秦峰并未因此感到丝毫气馁。
恰恰相反,这次彻底的失败如同一盆冷水,让他瞬间从掌握了三大基础学科理论的些许自得中清醒过来。
他深刻地认识到,知识本身并不等同于力量,只有将浩瀚的理论通过“秘术”这一桥梁,转化为可以随心所欲施展的手段,才算是真正踏上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理论的基石已经夯实,现在,他需要为这座未来的通天巨塔,寻找最合适的砖石与黏合剂。
怀着无比清晰的目标,秦峰转身,朝着圣院总部的四大核心圣地之一——悟道碑林的方向走去。
与书山学海那纯粹由知识光辉构成的概念化空间不同,悟道碑林给予人的第一感觉,是厚重、古朴,以及一种跨越了亿万年时光的苍凉与肃杀。
尚未真正踏入,一片广阔无垠的黑色平原便已映入眼帘。
平原之上,一尊尊材质、形态、大小各异的石碑,如同沉默的巨人军团,无声地矗立在天地之间。
它们或高耸入云,或仅有半人高;或光滑如镜,或布满古老的裂痕;有的通体漆黑,散发着吞噬一切光线的死寂,有的则流光溢彩,仿佛内蕴一片星河。
每一尊石碑,都代表着一门强大到足以让无数武者为之疯狂的秘术。
而在这里,这样的石碑,其数量竟是无穷无尽,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碑林,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与天际线融为一体。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特的道韵,那是无数种截然不同的武道意志与法则气息,经过漫长岁月的交织、沉淀,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灵能场。
仅仅是站在这里,呼吸着这里的空气,秦峰便感觉到自己的思维似乎都变得更加活跃与清明。
然而,最先吸引住秦峰目光的,并非那片壮阔无边的碑林,而是在碑林入口之外,一尊独立矗立的、远比林中任何石碑都要宏伟巨大的擎天石碑。
这尊石碑仿佛是由一整块完整的混沌神石雕琢而成,通体呈现出一种深邃的灰黑色,表面光滑如玉。
它的高度无法估量,上半截已然没入云层之上,仿佛支撑着这片天地。
石碑的正面,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划分为了四个泾渭分明,却又浑然一体的区域。
从上至下,分别以古老的神文烙印着四个大字——“封王”、“封侯”、“域主”、“黑洞”。
而在每一个区域之内,都密密麻麻地铭刻着无数的名字。
这些名字闪烁着淡淡的金色光辉,每一个名字之后,都紧跟着一串同样由金色光辉构成的数字。
秦峰的目光扫过。
“黑洞”区域的名字最多,几乎占据了石碑近一半的版面,其数量恐怕已达亿万之巨。
这些名字后面的数字,从“1”到数千、数万不等。
“域主”区域的名字数量锐减,但依旧蔚为壮观。
待到“封侯”区域,名字已经变得稀疏了不少,但每一个名字都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让人望之生畏。
这些名字后面的数字,普遍都达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
而位于最顶端的“封王”区域,名字最为稀少,秦峰粗略看去,也不过寥寥数万个。
然而,这每一个名字,都如同悬挂于天穹之上的烈日,释放着让黑洞级武者灵魂都为之战栗的恐怖威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