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孙山,科举 > 第1191章 征役

第1191章 征役(2 / 3)

sp;“回京城”是无数地方官奋斗的终极目标,孙山也不例外。

    孙山时不时幻想着升官发财,为黄氏,苏氏,云姐儿挣诰命,给小肥妹更好的出身。

    但想到鸟粪不是可持续资源,用完就没,根本没办法在各地方全面铺开。

    而且如果上报鸟粪,说不定就归为“国有”,最终是富者能用,贫者用不起。

    就像煤矿等资源地方,致富往往当地的少数,当地的百姓很少被惠及。

    孙山的脑瓜子想不了那么长远,只希望管辖下的百姓先富裕,再惠及周围的百姓。

    如果鸟粪只属于当地人,可以先财富积累,再“产业转型”,使得当地百姓更富裕。

    要是把鸟粪上报给辰州府,恐怕鸟粪已经不是孙山能做主了,当地百姓未必受惠了。

    在“升官”和“名”之间,孙山最终选择了“名”。

    选择在当地出名,做个能干的吏官。

    孙山摇了摇头说:“鸟粪能不能使水稻增产,得要百姓使用后才能确定。简简单单地一次试验,不足够证明鸟粪真有用。

    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要多多试验,让百姓用起来。确定所有使用鸟粪的水稻能增产,再往辰州府写文书吧。”

    意思是不上报,把鸟粪的事先瞒下来,等百姓用过再决定。

    张师爷以为孙山只不过谨慎行事,害怕鸟粪能使水稻增产只是偶然事件。

    万一虚报,那可是欺君之罪。

    等沅陆的百姓一点一点地使用,积累足够的数据,真的确定能增产了再邀功。

    张师爷连连点头:“还是老爷考虑得周到,关于粮食之事,小心为上。”

    时间慢慢地流逝,很快就秋收完毕。

    孙定南和孙大力把试验田剩下的水稻也收割完毕了,把报告呈给孙山看。

    孙山看着一亩一亩登记的数量,数据的波动并不大,都在600斤徘徊。

    或许因为选种,土壤,气候,水利等因素一样,所以数据大差不差,并没有特别的落差。

    孙定南问道:“老爷,明年春耕,还要不要做试验?”

    孙山点了点头:“做,肯定要做。这次选上,中,下不同等级的耕田来做。”

    试验怎能停呢?

    就算再成熟的数据,也要继续做,何况还不成熟。

    按照以往的经验,孙山知道鸟粪的确是很好的有机肥。

    但时间,空间不一样,谁敢确定不会发生变化呢。

    所以试验必须狠狠地做,还要把数据一一记录。

    而且还要一边做试验一边加入创新的耕种方法,说不定搞着搞着还真能在种子上有突破。

    孙山想着卖鸟粪赚了钱,就得组织一支“水稻科研队伍”。

    只要他在沅陆任职,就养着这支队伍。

    转眼就快到征役。

    孙山,王县丞,吴主薄等官吏齐聚一堂。商量着这次怎样征役。

    一般一年两次征役,一次10天到15天左右。

    分为春征和秋征。

&nbs

最新小说: 九娘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不学鸳鸯老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破怨师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背欺里火宿 火烧黎明 病娇总裁的黑月光又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