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480章 这位是玄扈先生,大明礼部右侍郎

第480章 这位是玄扈先生,大明礼部右侍郎(1 / 2)

记得给妹妹取名“李华梅”时,不过是觉得《大航海时代4》里的女主角够飒,

却没想到这名字真的像粒种子,在妹妹心里发了芽。

此刻看着她踮脚去够自己腰间的望远镜,忽然觉得这两年的奔波都有了归宿。

李旦望着金角湾对岸熙攘的人群与连片的商铺感慨道:

“六年没来,这金角湾竟变得我都快认不出了!”

“想当年还是块荒滩野地,如今竟成了这般车水马龙的闹市,栈桥上堆的货比当年多了十倍不止,连西洋人的船都泊了好几艘。”

“国助啊,你果然没让为父失望,是个能干大事的!”

“父亲谬赞了。”

李国助难为情地笑了笑,

“这并非儿子一人之功,实在是多亏了从辽东接来的那些辽民,”

“他们肯吃苦肯卖力,才把荒地垦成了良田、把码头筑得结实。”

“再说,颜叔总理庶务,兴修水利、规划街市样样周到,儿子不过是在旁搭了把手。”

“嗯,不骄不慢,好样的!”

李旦拍了拍李国助的肩膀,忽然朝身后招了招手,

“来见见你义兄,一官,过来一下。”

随着他的话音,一个身着月白锦袍的年轻男子走上前来。

那人约莫十八九岁,面如冠玉,眉梢带着几分不羁的笑意,腰间悬着块羊脂玉佩,走路时衣袂翻飞,竟有种玉树临风的俊朗。

“他姓郑,名芝龙,”

李旦介绍道,

“跟你一般精通多国语言,在葡萄牙人、荷兰人那里都混得开,在濠镜也有些生意。”

“以后你俩可要多多交流呀!”

果然如传闻所说,郑芝龙这副皮囊,怕是能让江南的闺秀们掷碎不少胭脂盒。

李国助打量着郑芝龙,心里不由暗赞。

“贤弟年纪轻轻竟能在南海边地创下如此基业,实在令人佩服。”

郑芝龙拱手行礼,声音清朗如玉石相击,眼神里带着几分真诚的打量,

眼前这位比自己小四岁的义弟,眉宇间既有商人的精明,又藏着军人的沉稳,倒不像个纨绔子弟。

李国助拱手还礼,脸上挂着真诚的笑容:

“义兄客气了,以后还要请你多多指教和帮衬呢。”

郑芝龙能在这个年代精通多门外语,纵然天赋异禀,想必也是下了苦功的。

“指教不敢当,贤弟但有吩咐,为兄任凭调遣。”

郑芝龙咧嘴一笑,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

“咳咳。”

李国助还待客套,旁边忽然传来翁翊皇的咳嗽声。

见李国助看过来,这个四十多岁的汉子笑道:

“贤侄可算回来了,一官五月里刚与小松成婚,你这做弟弟的,可得补份贺礼才是。”

李国助心里一动,田川松,那个比他大两岁,小时候总领着他在海边捡贝壳的日本姑娘,竟真的成了郑芝龙的妻子。

真是期待郑成功的降世啊……

想到这里,他看向郑芝龙,语气里带着几分打趣:

“既是如此,怎么不见嫂子同来?莫非是义兄舍不得让她受这海路颠簸?”

郑芝龙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摇了摇头:

“说来惭愧。日本近来锁国愈严,幕府不许本国女子出国,川松也是万般无奈。”

他顿了顿,语气里添了几分怅然,

“我本想带她来看看永明镇的风光,终究是没能如愿。”

“没事,以后总会有机会的。”

李国助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又转对翁翊皇道,

“翁叔,自打万历四十六年你离开后,也有差不多五年没来了。”

“你若能常年待在永明镇,或许还能帮我们琢磨出量产线膛枪的法子呢。”

翁翊皇挠着头,难为情地笑了笑:

“我这还不是被田川家的女人们拴住了脚嘛,这次也是托了一官的福才能出来。”

他这话引得众人都笑了起来,李旦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伙子,你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四十多岁的人竟被称作小伙子,还被人笑话惧内,翁翊皇也是无语了,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连忙转移话题道:

“对了,说起线膛枪,我听说你们发明了一种窝头弹,解决了装填和气密的矛盾,如今怕是巴不得提高线膛枪的年产量,甚至恨不得把滑膛枪都给淘汰掉吧?”

“那是当然!”李国助扬了扬下巴,看上去无比自豪,“难道你没试射过?”

“当然试过,”翁翊皇目光里带着几分思索,“不过我觉得那窝头弹还有可改进之处。”

“哦!不知哪里还需要改进?”

李国助眼睛一亮,身体微微前倾,语气里满是期待。

其实他也知道现在的窝头弹是需要改进的,毕竟与他上辈子了解的米尼弹还有点差别。

只是他没想到翁翊皇五年没来,一来居然就看出了问题。

最新小说: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王朝的腐朽 冷书生(一受多攻)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歌影山河 万兽之国(H)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乖,再让我亲一口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