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367章 弹药一体化

第367章 弹药一体化(2 / 2)

曾因捆绑不标准,出现多起炸膛事故。

捆绑不严会导致火药燃烧时燃气从缝隙泄漏,降低膛压,导致射程缩短甚至炮弹卡膛。

捆绑过紧或过松都会拖慢装填速度,反而抵消战术优势。

瑞典军队始终没有找到解决办法,最终不得不放弃弹药一体化。

但在三十年战争后,这一方法却逐渐被法国、普鲁士等国采用。

法国在17-18世纪发展炮兵时,通过“技术改进+制度规范”双管齐下的方式,逐步解决了弹药一体化的安全隐患,最终在18世纪初实现药弹结合标准化。

1620年代,法国化学家采用尿液结晶法提纯硝石,将黑火药残渣率从30%降至8%,减少膛内火星残留引燃风险。

1670年代,法国炮兵在定量火药包外涂石墨粉,降低摩擦静电,实验证明可减少60%意外点火。

1690年代,他们在实心弹与火药包间增加浸蜡橡木垫,缓冲撞击。

1700年代,他们将霰弹筒与火药包用锡箔包裹,形成临时一体化弹药,但保留快速撕开功能。

以上是技术改进,

一是标准化生产。

皇家火药厂统一生产火药包,误差≤0.1磅;

弹药配套编号,每门炮配专属弹药箱,火药与弹丸同批次生产,减少兼容性问题。

二是规范操作。

法国《1680年炮兵条例》规定:

装填时必须用铜质推杆,防静电。

弹药车距火炮≥15米,防连锁爆炸。

装药前由炮长、装填手、记录官分别检查,所谓“三查制度”。

最新小说: 万兽之国(H) 歌影山河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王朝的腐朽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 乖,再让我亲一口 冷书生(一受多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