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大力整顿、扩充并强化了登莱水师,使其成为明末辽东抗金的重要海上力量。
登州、莱州地处渤海咽喉,早在明初就是海防重镇,明成祖时期已有水师驻防。
万历后期,为应对建奴的威胁,明廷开始加强登莱海防,但水师规模较小,战斗力有限。
天启元年,后金攻占辽阳、沈阳,辽东明军溃败,大量难民和败兵渡海南逃至登莱。
明廷急需在登莱建立一支能支援辽东、牵制后金的水师,
但此时登莱水师仍较薄弱,缺乏系统训练和战船。
袁可立上任后,立即采取多项措施重建登莱水师。
第一步就是造船与整顿军备。
袁可立在登州扩建船厂,保障舰船的建造、维护和补给。
他主持建造、修复了大批战船,包括福船、沙船等主力舰只,使水师具备远海作战能力。
他还为战船加装火炮、火铳等装备,强化火力。
不过受限于明代海船的结构,他为战船加装的火炮几乎都是射程和威力较小的弗朗机炮。
至于其他火器,则是明朝海军传统的火箭、火龙出水等华而不实的东西。
雅兰造船厂生产的武装商船普遍装备20门加农炮,多为12~18磅,火力远超明军那些只能装备十几门弗朗机炮的战船。
只要毛文龙能用它们取得战果,就肯定会引起袁可立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