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仅累计到了2千余人。
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朝鲜出于对明朝的忠诚和人道考虑,仍默许辽民入境避难。
到了1620年,据《李朝实录》记载的当年朝鲜官员的奏报说:
“近日辽民渡江者,每日不下百余人。”
这种情况若接连持续三个月,仅鸭绿江一路就可能新增近万人。
所以《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万历四十八年条中出现了如下记载:
“辽民来投者日众,命于义州、铁山等地设栖民所,量给粮米,权宜安接。”
“栖民所辽民多冻馁死者,令地方官掩骸,且禁新来者入境。”
“辽民来投者日众,国储有限,难以周给。令义州府尹及节度使严加禁断,毋得滥许入来。”
“命刷还辽民之留滞者,如有违令潜藏者,所在官拿送治罪。”
说明从1620年起,朝鲜因粮食不足,开始限制难民入境,甚至开始强制遣返滞留的辽民,违者治罪。
到1621年,镇江大捷前,《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天启元年条又有如下记载:
“辽人来投者,其有武艺及晓兵事者,量才录用;其庸琐无技能者,并令刷还。”
这说明当年朝鲜开始对入境的辽民进行筛选,收容有用之人,驱逐普通难民。
部分辽东汉人士兵被编入朝鲜军队,增强边防。
有技术的铁匠、造船工匠等被朝鲜官府征用。
无特殊技能的农民仍面临遣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