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然而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人乎?”
“我们在南海边地自立一国,无非是为了保护海外华商的利益和生命罢了。”
毛文龙点了点头,沉吟道:
“嗯……南海边地那块地方在唐时原是有个渤海国的。”
“圣历元年,趁契丹反唐之乱,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于南海边地自立称王,初称‘震国’。”
“唐朝曾派军征讨,但因契丹阻隔和靺鞨的抵抗未能成功,双方长期处于对峙状态。”
“神龙元年,唐朝派侍御史张行岌出使震国,招抚大祚荣。”
“大祚荣接受和解,并派其子大门艺入唐为质,表明归附意向。”
“开元元年,唐朝正式派遣郎将崔忻前往震国,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并以其辖区置忽汗州,加授大祚荣忽汗州都督头衔。”
“自此,震国改称渤海国,成为唐朝的藩属。”
“当时,唐朝的主要威胁在西部的吐蕃、突厥和西南的南诏,东北方向需保持稳定。”
“册封渤海国可减少军事压力,集中资源应对其他威胁。”
“渤海国也确实替唐朝牵制住了契丹、奚族等部落。”
“如今大明内忧外患,你们又是汉家同胞,不比番邦蛮夷,”
“只要能替朝廷牵制建奴,你们未必不能成为大明的渤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