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224章 巴达维亚,一座华人移民城市

第224章 巴达维亚,一座华人移民城市(1 / 2)

即使会出现这种情况,他也有反制手段,

比如“毒丸计划”,当外部投资者买入一定比例股份触发该计划时,

公司会采取相应行动,如低价增发大量新股稀释收购方股权等。

还有“金色降落伞”计划,通过约定在公司被收购等情况下,

给予现有管理层高额补偿等,增加收购方的成本和难度,阻碍外部投资者控股公司。

至于日本人,只要有德川幕府在,李国助就不怕他们能翻天。

自从德川秀忠继任幕府将军以来,便一改德川家康时期积极的外交政策,

开始稳步推行锁国政策,

限制除中国商船以外的外国商船只能停靠平户和长崎就是第一步。

这种政策推行越是彻底,日本人就越是难以接受外来的新事物。

就算有日本人想买南海边地公司的股票,肯定也会受到德川幕府的阻碍。

随便它怎么阻碍本国人,李国助都无所谓,

只要别妨碍南海边地公司给旅日华人售卖股票就oK。

这些都是李国助去年回到平户以后,在看到平户唐人屋敷的繁荣景象时,偶然想到的。

而这也是他开始考虑荷兰人的合作请求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毕竟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面向公众发售股票的公司。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也是世界上第一家股票交易中心。

在17世纪,没有哪个国家在股票交易方面能比荷兰人更有经验。

所以李国助早就在寻找机会向斯佩克斯提这件事了。

而斯佩克斯提出要在永明城开设商馆的请求,无疑就是最好的一个机会。

李国助也不怕荷兰人进入永明要塞会有什么隐患,

荷兰人是很注重契约精神的,只要他们跟你有契约,

并且有足够的利益在你身上,他们就是最可靠的盟友。

哪怕跟你发生了冲突,他们也不会迁怒于自己地盘上的华人。

这一点从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巴达维亚的华人并未遭到牵连就可以看出来。

华人被允许居住在巴达维亚城内,

也是李国助能接受荷兰在永明要塞内开设商馆的一个原因。

巴达维亚城可以说就是由华人承包商和华人劳工帮荷兰人建起来的。

这种情况跟马尼拉的建设如出一辙。

但与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者不同,残暴的科恩反而对华人情有独钟,

采取了尽可能吸引大量华人与荷兰人移民巴城的政策。

1620年以后,来自中国的大帆船开始运来移民劳工,巴城建设得以开始,

而吸引荷兰自由民的移民计划却终成泡影。

这使科恩不得不开始更加倚重华人。

科恩总督对华人的能力看得很明白,华人可以带来大量中国商船,带来繁荣的贸易。

而且,印尼本地的华人控制了胡椒贸易的渠道,荷兰人必须依靠华人来扩张贸易。

同时,大量能吃苦、能干活的华人,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发殖民地的主要劳动力。

荷兰人想尽方法从万丹苏丹国以及爪哇各地招揽华人,

长期从事中国胡椒贸易的华商陆续被吸引到了巴达维亚,

他们充当了荷兰人的承包商和包税人,负责从中国招募前来建城的劳工和手艺人,

并且还为巴达维亚的房屋和城墙建设提供砖瓦和木料,

同时参与建设的工人也有大批华人。

巴达维亚城市的主要建设工程,如运河的挖掘、城墙与房屋的建造,

全部由着名的华人承包商杨昆和潘明岩等承包和实施。

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确立巴达维亚为公司总部的最初年代里,

华人移民劳工反而成为第一批真正定居巴城的移民。

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许多人获得能自立的足够资产以后,便决定留下来。

他们还与被送到巴城作奴隶的印尼当地的巴厘女子通婚。

而荷兰自由民一旦赚了些钱,便携家眷回国,这些人并非安家落户者。

1619年10月,也即巴城开埠后不久,科恩任命他的密友苏鸣岗为华人市民的首领,

即甲必丹,要他处理其同胞的所有内部事务。

甲必丹是荷兰殖民当局委任的华人领袖,并不是华人群体推举的。

与菲律宾的西班牙人不同,

荷兰人对于让华人改信荷兰人的基督教没兴趣,也没有向华人灌输荷兰人的文化。

华商精英之所以为荷兰当局所重用,

主要是由于他们通过个人的威望、乐善好施和手中的财富,

表现出了管理当地华人社会的能力,以及他们所保持的与家乡的联系。

到1666年,在市行政管理机构中,

除了三名荷兰东印度公司官员和四名荷兰市民,

还有一至两名华人甲必丹参加。

1666年前

最新小说: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 乖,再让我亲一口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万兽之国(H)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冷书生(一受多攻) 王朝的腐朽 钢铁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