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131章 试射火炮时的安全措施

第131章 试射火炮时的安全措施(2 / 2)

献里找不到“白口铁”和“灰口铁”这样的词汇,

但明朝人对于白口铁的性能其实已经有所认知。

何良焘《祝融佐理》中有一篇700余字的“椎击铁铳说”。

其中有“铸造大铳,铁不如铜者,谓铜炼则纯,铁炼则白,故铸铳则铜觉善于铁”之语,

意思就是说,铁在铸造过程中容易形成白口铁,质地脆硬,作为铸炮材料不如铸铜。

接着又说“若能椎击熟铁为之,又铁实善于铜。”

这话其实反映了欧洲国家的制炮传统。

14世纪以来,欧洲各国制炮主要采用熟铁锻造方法,故而锻造、焊接炮身工艺发达。

宋应星《天工开物》里对此就有反应,其《中篇?锤锻》有云:

“凡焊铁之法,西洋诸国别有奇药。中华小焊用白铜末,大焊则竭力挥锤而强合之,历岁之久终不可坚。故大炮西番有锻成者,中国惟恃冶铸也。”

16世纪前期,欧洲开始大量浇铸铜炮。

质量精良的大型铜炮,价格高昂,坚固耐用,成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与此同时,熟铁锻造制炮技术仍广泛应用。

熟铁锻造的炮身韧性远比生铁为佳,不但厚度减小,更为轻便,而且还比铜材耐磨,

即使炸膛,也仅炮身开裂,不至于爆碎四散,相对安全。

但其缺点其实也在体质柔韧,如火药用量随炮身体量增大,则不堪膛压,容易变形。

最新小说: 王朝的腐朽 冷书生(一受多攻)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乖,再让我亲一口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歌影山河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万兽之国(H)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