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御辣”的风波,随着陆子昂那句“明天还想吃”的大实话,算是被轻轻揭过。
王婶虽然依旧觉得自己的辣油绝非俗物,但也不再逢人就讲“秘方”故事,食堂的辣油拌面回归了它作为一碗好吃面条的本质。
陆子昂也如愿以偿地获得了他的“双份华贵”辣油,吃得心满意足,并将“吃饭时不要思考文化”列为新的行为准则。
冬日的养老公寓,像是一个运行良好的低功耗生态系统。
老人们各有各的消遣,互不干扰,又彼此照应。
阳光好的时候,院子里总能凑出几桌牌局、棋局,以及以“总裁”为核心的晒太阳闲聊小组。
陆子昂依旧是这个系统里最安静的那个节点。
他完美践行着“猫冬”准则,活动半径进一步缩小,能量消耗主要集中于呼吸、眨眼以及咀嚼食物。
那件抽象派毛衣成了他的第二层皮肤,保暖效果卓着,视觉冲击力也一如既往的稳定。
然而,总有些外部力量试图给这个低功耗系统注入一点“活性”。
这次的力量来自一位新搬进来的钱大爷。
钱大爷退休前据说是某单位工会主席,为人极其热情,组织能力超强,且坚信“集体活动是凝聚人心的唯一法宝”。
他无法理解也无法容忍公寓里这种“散养”状态,认为这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精神的极度空虚。
于是,在入住一周后,钱大爷雷厉风行地推出了他的“暖心冬日”系列活动计划,并打印成精美的海报,贴满了公寓的各个角落。
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每日清晨集体太极操(风雨无阻)
每周两次红色歌曲大家唱、读书分享会(指定书目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甚至还有“邻里一家亲”结对子互助小组,要求每位身体硬朗的老人必须帮助一位“困难”老人(具体困难由钱大爷认定)。
海报一出,公寓里一片哀鸿遍野。
张大妈看着每日清晨太极操的计划,脸都绿了:
“这大冷天的,起来喝碗热粥不比去外面喝风强?”
李大爷对红色歌曲没意见,但对“大家唱”的形式表示抗拒:
“唱歌讲的是个心境,吼那么大声干嘛?”
刘奶奶捧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直犯愁:
“我这眼睛……看这么大字号的都费劲……”
赵大爷更是直接:
“结对子?谁要帮我收废品?净整这些虚头巴脑的!”
但钱大爷热情似火,执行力惊人。
他挨个敲门动员,语重心长,从集体荣誉谈到晚年幸福,说得天花乱坠。
不少脸皮薄的老人都被迫签了名。
很快,压力就给到了陆子昂这里。
作为公寓里的“名人”和“标杆”,钱大爷认为他必须起带头作用,甚至内定他为“结对子互助小组”的组长。
“陆院长!”钱大爷找到正窝在沙发里研究毛衣领子怎么织的陆子昂,声音洪亮,充满感染力。
“您看看咱们公寓,多好的资源!就是缺乏组织!
您得带头动起来啊!
这清晨太极,您往前面一站,那就是旗帜!这读书会,您发个言,那就是定调子!”
陆子昂从毛衣领子里抬起头,看着钱大爷因为激动而泛红的脸膛,感觉太阳穴又开始隐隐作痛。
他试图婉拒:“钱大爷,我……身体虚,起不来。脑子也空,发不了言。”
“哎!越是虚越要锻炼!越是空越要学习!”
钱大爷根本不吃这一套,“我看您气色好得很!比很多年轻人都精神!就这么定了!明天早上六点,操场集合!我等着您!”
说完,根本不给陆子昂反驳的机会,风风火火地去动员下一家了。
陆子昂看着钱大爷的背影,感觉自己像是被一股强大的、不容置疑的暖流给冲垮了堤坝。
他看了一眼窗外灰蒙蒙、透着凛冽寒意的天空,无法想象明天早上六点自己站在那里的景象。
第二天早上六点,闹钟(被钱大爷昨天强行设好的)准时响起。
陆子昂挣扎着从温暖的被窝里伸出手,按掉闹钟,然后……毫不犹豫地把头埋进了枕头里。
什么太极操,什么旗帜,让它们见鬼去吧。
他选择睡觉。
然而,钱大爷的毅力超乎想象。七点多,陆子昂刚磨蹭到食堂准备喝碗热粥,就被守株待兔的钱大爷逮了个正着。
“陆院长!您早上怎么没来?大家都等着您呢!”钱大爷痛心疾首。
陆子昂捧着粥碗,眼神真诚:“闹钟没响,睡过头了。”
“哎呀!年纪轻轻怎么能这么没有时间观念!明天!明天一定!”陆子昂含糊地应着,心里想的是明天得记得把闹钟电池抠了。
接下来的几天,陆子昂和钱大爷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游击战”。
他充分利用公寓地形和老人们打掩护,完美避开了所有集体活动:太极操时间他肯定在“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