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快落山时,大家在河滩上点灯笼。
红通通的灯笼飘在天上,像串会飞的糖葫芦。
蓝溪的灯笼最亮,二柱子就举着笛子跟在后面吹,虽然还是跑调,可听着比哪回都顺耳。
“蓝溪姐,我明天教你吹笛子不?”二柱子凑到她耳边说,声音小得像蚊子哼。
蓝溪点点头,辫子上的蓝带子扫过他手,痒得他直缩脖子。
家长们来接孩子,见天上飘着灯笼,都笑着说:“林凡这院的娃,白天放风筝,晚上放灯笼,比过年还热闹。”
蓝溪娘看着女儿手里的灯笼,笑着拍林凡的肩:“你这地方能焐热人心,比啥都强。”
往回走时,二柱子的灯笼线缠上了蓝溪的,俩人解了半天没解开,最后干脆一起扛着走,灯笼在天上晃悠悠的,像对挨在一起的红脸蛋。
丫丫跟在后面哼:“羞羞脸,缠一起!”
风里带着葱油饼的香,混着灯笼的暖光,还有二柱子跑调的笛子声。
林凡看着天上的灯笼,觉得这日子啊,就像二柱子身上的新布衫,看着不咋周正,可穿在身上,暖烘烘的,贴心。
夜里,二柱子把蓝溪缝过的袖子摸了又摸,对着笛子傻笑。
“明天得练个新调,叫《绣荷包》,蓝溪姐肯定喜欢。”他对着笛子嘀咕,把它小心翼翼挂在床头,跟宝贝似的。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在他那件长袖子的新布衫上,风一吹,袖子晃悠悠的,像在说:明天加油啊。
第二天一早,河滩上又响起了二柱子的笛子声。
这次吹的是《绣荷包》,虽然还是跑调,可听着比哪一天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