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黑心老板!”小花笑着捶了他一下,转身去打包订单。她的白T恤上沾了点艾草汁,像不小心染上的绿墨,倒比任何装饰都好看。
正忙得热火朝天,院门口停下辆面包车,下来个穿西装的男人,是文化馆的馆长。“林老板,来看看你们的老物件。”馆长走进来,目光在铜茶碾和墙角的陶瓮上转了圈,最后落在王婶推的石磨上,“这磨盘也有年头了吧?磨出来的糯米粉肯定香。”
“可不是,”王婶擦了擦汗,“这磨盘是我嫁过来时带的嫁妆,磨了三十年糯米粉,做出的青团,十里八乡都爱吃。”
馆长摸着磨盘上的纹路,感叹道:“这些老物件啊,不光是物件,是日子。我们展览就叫‘烟火里的记忆’,就该有这些带着面香、茶香的东西。”
林凡突然想起什么,跑进里屋,抱出个褪色的蓝布包,里面是本泛黄的账本。“这是我爷爷记的,民国二十三年的,记着每天卖了多少青团,换了多少米。”他翻开一页,上面用毛笔写着“三月初三,青团三十个,换糙米五斤”,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股韧劲。
馆长小心翼翼地接过账本,指尖划过纸面:“这个太珍贵了,必须放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