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什刹海方向的路上。
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手里拿着一卷对联的李晓海突然开口。
“爹,咱们出来不带着妹妹,她知道了肯定会哭。”
“都已经出来了,你说这些马后炮有什么用?咱俩一起出来的事,你娘不会跟你妹妹说,只要你回家管住嘴,别去她面前嘚瑟就没事。”
“她要是问我呢?”
“你就说肚子疼,去公厕拉肚子了。”
“我不会撒谎。”
“什么?你刚说什么再说一遍?”
“我说我想吃糖人,爹,其实咱们回来的路上买俩糖人带回家,妹妹有糖人吃,她绝对不会哭。”
“我明白了,合着你不是真心想帮忙,跟我出来就是想吃糖人是吧?”
“想帮忙,也想吃糖人。”
“你现在真是长大了,干点活都知道要好处。”
李向东一路上感叹着时光如梭,光阴似箭。
不过刚感叹没一会儿,他便歇了这份心思,专心骑车。
今天是大年三十,路上的行人和车特别多,尤其是去往什刹海的方向路过京城百货大楼,那人堵的乌泱泱一片。
“爹,你看,那里有人卖糖人和糖葫芦!”
“小点声嚷嚷,回来的时候再说,我告诉你,待会好好干活,不然我就单独给你妹妹买一份。”
“我保证不偷懒。”
穿过拥堵的人群,自行车的速度加快,出门半个小时,李向东爷俩终于来到蛐蛐孙家的大门外。
“孙爷爷家的对联贴上了。”
李晓海从车上下来,上前敲门。
伴随着一阵脚步声越来越近,还有小狗时不时的汪汪叫。
“孙爷爷,是我,快开门。”
“来了来了。”
大门打开,蛐蛐孙笑着让李向东爷俩进院,等他关上大门时,李晓海已经把跑来的小狗抱在怀里。
“孙叔,您干的还挺快。”
李向东进院扫视一圈,见对联已经贴的差不多,停好自行车把挂在车把上的面袋子取下来。
“你们爷俩进屋去暖和暖和,我去把馒头放好。”
“不进屋了,我先帮着您收收尾,再去我那座院子贴,完事还得赶紧回去呢。”
李向东说着开始上手,不剩几张的对联和浆糊都放在正房门口。
等蛐蛐孙把馒头放好回到院里,李向东已经在李晓海的指挥下在贴对联。
花费十来分钟,最后的收尾工作完成。
“孙叔,我用下您家的梯子。”
“挺沉的,我帮一起你抬着。”
蛐蛐孙和李向东抬着梯子,李晓海跟在后面拿着自家的对联,端着盛浆糊的碗。
好在两家距离不太远,而且三进院不住人,没必要每个屋都贴,只是把大门口和正房屋门口贴上,各屋的屋门贴俩福字,搞定收工后李向东去花房看了眼君子兰。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