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清晨,乍暖还寒。
电影局那栋略显庄重的灰色办公楼,比京城的大多数地方都要苏醒得更早一些。
走廊里,空气中还弥漫着昨夜文件残留的气息混合着早班保洁员拖地后消毒水的味道。
剧本审核中心,几位审核员已经端着搪瓷杯或保温杯,泡上了新一天的茶。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翻动纸张的沙沙声和偶尔响起的键盘敲击声。
“吴宸的新本子递过来了。”
一声极轻的低语,仿佛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
说话的是一位刚入职不久的年轻人,他戴着黑框眼镜,脸上还带着几分学生气的拘谨。
此刻,他正小心翼翼地翻开一份刚刚从收发室送来的备案材料。
话音虽轻,却像带着某种魔力。
顿时间,室内所有人的动作都停滞了一瞬,目光齐刷刷地汇聚到了年轻人手中的那份文件上。
“什么题材?”
一位资历较老、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的老审核员扶了扶眼镜,沉声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不会又跟市面上那些撞车了吧?”
“怎么可能,那可是吴宸。”旁边立刻有人反驳,语气笃定,“他什么时候跟过风?”
这话没人反驳。
在业内,吴宸一直都没重复过旧人的拍摄题材。
在众人灼灼的目光中,年轻人将备案材料的封面朝外,那一行用标准宋体打印的片名,清晰地映入所有人眼帘——
《我人生中最温暖的三十天》。
“文艺片?”
“看名字,像是个爱情故事。”
“.”
众人小声议论着,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
然而,当他们凑过去,掀开薄薄几页纸的备案材料细看时,又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叹息。
“嗨,还以为能看到完整剧本呢,闹了半天只是故事梗概和人物小传”
失望的情绪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但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个人舍得挪开视线。
他们依旧逐字逐句地,贪婪地阅读着那有限的文字,试图从中窥见那位年轻的电影大师脑海中正在构筑的全新世界。
如今的华语影坛,虽然论资排辈的传统仍在,口头上人人都要尊敬前辈;
但在许多从业者的心里,无论是从商业成就、全球影响力,吴宸,都已是无可争议的第一人。
“不愧是吴宸啊,玩时间穿越.”有人看得入神,忍不住赞叹道,“竟然不是去未来,而是回到过去,修正遗憾。
看这个梗概,应该是个很温情的本子,很有意思。”
“我就说吧,吴宸和业内那帮导演终究是不一样的。”
那位年轻的审核员看得眉飞色舞,压低声音道:
“不像有些人,一个题材火了就一窝蜂上,最近光是‘关云长’的本子,咱们这就过了几个了?”
一听这话,办公室里的人都笑了,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