眸微眯。
陈天桥都有所察觉,他们专门做投资的哪能看不到内地影视圈的潜力。
这些年,电影的年均增速超过30%,远远超过了GDP增速,这可是一个行业腾飞的征兆啊。
只是虽然前景可观,但在投资电影仍是高风险行为,尤其是在中国。
“在中国,投资电影,只能投资导演”
熊晓鸽喃喃自语。
电影的高风险他可太清楚了,因为IDG早就有计划想要进影视娱乐试试水,行业分析这几年都没停过。
高风险最主要是中国电影成本回收渠道过于单一,主要是靠票房收入,版权收入很低,海外发行渠道更是缺失。
目前内地只有几个导演的电影能弥补这一点。
“再看看吧,后面或许可以找吴宸帮个忙”
工作日,除了周一逆跌外,周二还是保持了“正常”跌幅,票房报收3800余万。
但哪怕是“正常”,也照样让同行集体眼红。
要知道,这在以往,已然是许多国产影片“首日票房的天花板”。
院线打算继续提高排片,还特意小规模开了个会。
京城,一家多功能会议室内,投影仪前,几位地区大区经理正拿着排片表轮流发言。
“昨天我们尝试将垃圾时间的场次也提供给了《火星救援》,观众依旧能吃,.”
“从50%调高到56%?”
“合理,我们这边也想加。大家齐心协力.”
“感觉可以延长到五一,等五一过后再慢慢调回去。”
发言桌旁,几个院线代表交头接耳。
话音未落,会议室门口有人快步而入,在其中一家院线主管耳边低语了几句。
主管点点头,重新举起手,压下众人议论:
“刚刚收到消息,有同行已经把意见递到了局里去了。”
顿时,会议室里的气氛一滞。
有些原本在小声商量加场的人,脸上浮起一丝不自在。
果然,一场电影卖得太好,也不是所有人都高兴。
如今利益受损方可谓是集体哭爹喊娘,其中就数陆训喊得最狠.
而就在院线小规模会后第二日,几则带着情绪色彩的“联名信”在圈内悄然流传:
“目前部分院线排片比例严重失衡,个别影片甚至占据近几乎所有黄金时段。”
“我们不是反对影片质量高的作品占优势,但也要给其他国产影片一条活路。”
“要防止一片独大,打击百花齐放的局面,建议排片比例不得越过50%红线”
“.”
中影大楼,韩三评的办公室。
秘书敲门而入,将这些文件与传言小声转述。
韩三评正低头看一份影院报表,听完后,只是“呵”地一笑。
50%这个关卡其实一般也就国营院线会比较遵循这个不成文的原则,其实一旦到50%,基本上就是黄金场次都让出来了,其余电影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