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姐,老爷子到底什么病啊?我倒是认识一些民间的老中医,医术非常高明,而且我们大山里面有一些好药草,说不定能把病治好……”
张建国想起自己在大山里,挖到的两株野山参。
他估计那两个野山参的年份不低,特别是最大的那种,能卖出那么高的价钱。
肯定效果特别好,年份也特别高,这些东西都是能救命的。
“老爷子年纪大了,并症也特别多,他身边有医生照看,但是身体一直不太好,回头我问问笑笑的爸爸,有消息会告诉你,谢谢你的关心。”
赵萍也非常的感激,见留不住张建国,非把家里一些东西送给他。
像一些别人送的元贝和花胶以及鲍鱼等,每一样都给带了一些。
“这是我们南方朋友送来的,给干妈尝尝,咱们这边这种干海鲜不多。”
赵萍非常的热心,因为交通不达的原因。
对于南方的这些海鲜,张建国和何桂芳,确实见的比较少,吃的也比较少。
别的张建国也不是太懂,就那个元贝还有鲍鱼干,张建国觉得挺大的,闻着有一股鱼腥味。
赵萍说这些东西很鲜,让回家煲粥煲汤,实在推辞不过,张建国拿了十多斤。
路上的时候打算给一半周芷兰,却被她拒绝了。
“我都是在食堂吃饭,这些东西给我,我也不会做,我只是听人说这些海鲜很不错,很滋补,我觉得还是带回去给婶子比较好……”
周芷兰也表示,婶子一直身体不太好,说不定吃点这些滋补的东西,身体就慢慢好起来了。
张建国见周芷兰这样说,也就没有再勉强。
回头把东西都提上,打算带回去,不过也分了一些给小姨,他身体也不见好,平时煮个粥放点海鲜应该不错。
只是那些花胶元贝以及海参等,怎么做来吃,张建国也不太清楚,琢磨着回头找人问问?
可是他认识的那些人中,也只有大众食堂的那个总厨,估计他见多识广一些。
其他的人你拿着那些东西,说不定人家都不认识,更不要说做出来吃了。
张建国这次回去的时候,决定把小姨也带回去,主要是去周医生那边复查一下,顺便再拿点药。
上次拿的一批中药,何桂芳觉还是有些用处,虽然药贵了点,但是她的身体似乎变好了许多。
所以这次张建国劝说她回去拿药,她几乎没有什么犹豫,马上就答应了。
并且打算拿了药直接回江城,这边的生意刚有点起色,可不能耽误太久时间。
许友庆留在江城,刘萍也暂时在这里,当晚张建国他们就坐上班车了。
回去的时候他也带了一些东西,一边的刘强也很夸张,大包小包带了不少。
“江城真是好地方啊,这边的货不仅便宜,还什么都能买到,这不快过年了,我给长辈们买一些红枣桂圆,还有鱼干之类的,这些东西又好又便宜……”
刘强用扁担挑了两大袋子,这一次跟着张建国过来,确实见了世面。
主要是赵家村那边,有很多物资确实不方便,像那些红枣,桂圆干,黑糖等,这些有时候拿钱都买不到。
关键是价格又贵,货物质量又差。
不像江城这边,很多东西拿钱可以买得到,关键不要票,质量还好价格更便宜。
所以刘强才买了很多回去,这些东西留着自家用,或者过年送一些亲戚,都是非常体面的事。
毕竟过年亲戚来往,都会拿几样年节礼,没有空着手上门拜年的道理。
张建国也带了一些东西,主要的是食物,像冰糖白砂糖他带了一些。
家里有一些银耳,用白砂糖炖着比较好。
至于白砂糖,也是用来过年走亲戚的,去谁家拿上一包白糖,都会比较受欢迎。
这在当时的农村,是好东西,比红糖黑糖还好。
至于那些海鲜干货,张建国趁着小姨去周医生那里,特意去找了一下大众食堂的总厨。
也是趁着上午有空的时候,那总厨被张建国找到,当时心底有些不耐烦,可当张建国掏出那些海鲜的时候,他整个人愣住了。
“我的天,这些可都是好东西,你居然能搞到这样的东西,了不得呀,你看像这样的花胶和鲍鱼的品相可真好……”
这总厨满眼都是吃惊。
“你这是东海上等的白花胶,个头又大又厚,这样的好货我都没见过,你这买的话可价值不菲,关键产地还那么远……”
那总厨看张建国的眼神,都有些不对了。
要知道花胶可是非常贵的滋补品,特别是产自东海一带的花胶,一般老百姓底蕴差点的都不认识。
更不要说怎么做了。
“这是朋友硬塞的,我也不大懂,照你的意思,那这花胶就是好东西啊,不过回头你得教教我怎么做……”
张建国略显尴尬,这也不怪他,随城在内陆,根本就不靠海。
许多人填饱肚子都难,想吃海鲜,因为交通以及地理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