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名媛夫人助我平步青云 > 第747章 乱局中的保身之道

第747章 乱局中的保身之道(1 / 2)

白云飞淡淡地说道:“李处文科生,对历史典故有一定的研究。你说说,为什么三国时期,吕布要反董卓?”

白云飞没有直接说,而是选择了一个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

毕竟有的事情,从两人的嘴巴里面说出来,那就是麻烦。探讨历史,则是一种安全的方式。

之前在庆州的时候,黄祺祥也是用这种方式,告诫自己一些事情。

而白云飞一说,李默就明白过来。

赵宏伟和史江伟并不是外面伸进来的手,而是安北内部的一股力量。

正如吕布一样,他在三国之中是董卓义子,董卓对他有知遇之恩,按说两人关系牢靠。

实际上并非如此,从一开始,两人就是利益捆绑,而非信任同盟。

更关键的是,吕布在董卓集团内部始终处于“边缘地位”。

董卓的核心班底是凉州系,如李傕、郭汜等。而吕布是并州人,属于“外来者”,虽有“中郎将”头衔,却无实际兵权,仅负责董卓的贴身护卫。长期被排除在决策层之外,这种“派系隔阂”让吕布始终缺乏归属感。

其次,董卓专权后树敌无数,始终担心被刺杀,对身边人,包括吕布的猜忌日益加重。他虽让吕布“常侍卫左右”,却又处处提防。

简单来说,董卓对吕布“用其勇,防其心”,所以这就是吕布必反的一个外部基础。

至于后面一系列的计谋,只能说小说演绎为了剧情的精彩了。

真正的原因,不过就是一个外部一个内部。

外部已经解释了,那便是两人不同心。

吕布必反如果涉及内心,那就是他要获取更多的权力。王允许诺他,“若诛董卓,可封温侯,共掌朝政”。

两相对比,吕布但凡是个有野心的,自然会有所触动。

说白了这权谋之下,还是深层次的利益联系。

王允选择吕布而不是选择李傕、郭汜,也是这个原因。

如果放在如今的安北,白云飞似乎是将张元庆比作董卓了。

李默不免笑了笑:“白县长对张家,似乎有些敌视?”

“并非我有所敌视,而是潜伏已久的一些人,他们是有所敌视的。这就像老山县和常溪县一样,李处担任一把手的时候,可以说做出了一番巨大成绩。但是你

只不过有些人没有办法,只能站在你这边。你离开之后,人家怎么想你能管得到么?哪怕你是为了地区未来的发展,做了很多工作。在一些人眼里,仍然觉得你碍事,这就是人性。”

白云飞说到这里的时候,也是摇了摇头。

李默听到这里,大概就明白过来。

史江伟和赵宏伟之流的背后,就是原本对张家不满的人。

如今张家不再伸手之后,他们就如同吕布一样,恨不得率先对董卓发起冲击。

甚至要把董卓旧部,全部一扫而空。

在这个时候,张慕倾来到安北做公益,只怕在很多人眼里,觉得是一种挑衅。

原本很多没看懂的事情,李默豁然开朗。

李默不免想到了自己,苦笑了一声:“现在的安北,就像一个棋局,不过棋手似乎多了一点。”

李默最早的想法,无非是一个棋手将手收回去了,另一个棋手开始布局。

可是现实情况是,不会那么有序的。

可能会出现几只手一起伸进来,最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棋盘里面有的棋子跳出来,自己也要做棋手。

白云飞点了点头:“是啊,棋局乱了,我来看到这个情况,就想着离开吧。正如董卓之死后,曹操的做法就是,择地避乱,积蓄实力,不盲目卷入核心纷争。”

这让李默能够明白,为什么之前白云飞在治水县宛若透明人。

正因为他龟缩不动,很多人都忽略了他。

甚至如果没有治水县乡村振兴,白云飞应该会很快结束挂职,回到四九城。

“那你为什么现在又不避了,就是为了治水县乡村振兴?说实话,我并没有觉得你有这样的胸怀和理想。”

李默毫不犹豫地说道。

白云飞笑了:“我自然是没有,只是在你身上,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哦,还有哪种可能,或者你觉得我像哪个历史人物?”

李默明白两人之间很多事情不能往深里说,也没有那个必要,索性就直接问道。

白云飞目光变得深邃:“你让我想到了贾诩。董卓之死后,麾下将领李傕、郭汜、张济等本想解散军队逃亡,却因王允拒绝赦免而恐慌。在谋士贾诩的建议下,西凉军反扑长安,攻破城池后纵兵劫掠,杀死王允,控制汉献帝。

而成功之后,李傕、郭汜掌权后欲封其为侯、任尚书仆射,贾诩均拒绝,仅接受尚书职位,负责具体事务,不掌核心兵权。日常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最终他以护送汉献帝东归为契机,平稳脱离乱局,后续转投曹操,成为曹魏重要谋士……”

“白县长真是高估我了。”

李默明白过来,白云

最新小说: 绛玉珠 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 回档少年时 村欲乱 神经纪元:2049 行业帝国 摄政王的逗比特工王妃 你在山海经哪一页 二嫁公卿 湖心有个小岛 遥雪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