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刚犯下过错没多久,在圣人的默许之下,这事变成了侍卫护主心切。但李瑾这几日也夹着尾巴,未曾再参与宴会。
只私下里与朋友们喝酒解闷。
李瑾坐在偏殿,抬眼看向婢女和内侍、护卫们。
许多是这两日新被拨来的人,负责护卫他,也负责看守他。
成日守在身前,让人心里烦闷。
不过是个不中用的僧人,连官品也没有,说是上师,实则就是个穷和尚。难道还要追究他的过错?
李瑾挥手。
“你们都出去,我与朋友说说话。”
护卫们的目光在殿里转了一圈,没有瞧见刀剑这种危险的东西,河东王请来一起饮酒的是王家和郑家的子弟,多年好友。
想来不会出事。
这样想着,护卫们也没有完全离去,而是站远了些,守在门口。
李瑾冷哼一声。
也罢,随他们。
王七郎安慰他,道:“明日便是封禅的日子,难免紧要些。”
又说起兖州新买来的一批胡姬,生的动人,声音婉转悠扬,唱曲与中原不同。王七郎与河东王说,等封禅结束,下山回来,他们可以一起赏。
长安洛阳的胡姬更多,甚至寻常酒肆就能看见不少。
王七郎这样的说法,不过是安慰河东郡王,随口提些趣事。
郑家郎君也道。
“那和尚已经下葬了,还是万安公主出面,说是厚葬。人已经入土,莫作怏怏之态。”
桌上。
有一碗护卫猎来的鹿肉,做成羹汤。
还有高昌的葡萄美酒,波斯的三勒浆,有产自西域的胡饼,河南道的粟米饭,关中的羊肉。羊肉只取肋排和羊腿部分,烤的焦香流汁。
今日新鲜捞上来的河鱼,切成鱼鲙,佐以珍贵的香料。
从河道西域进贡的瓜果做成果脯,从岭南进贡的荔枝晒干……平庸放在盘中,成为诸多佳肴中,不起眼的一道。
此时车马慢。
能在冬日的兖州凑齐这么一桌,庖厨和进贡的官员费尽心思。
殿内还有乐女弹奏琵琶。
李瑾兴致缺缺。
随意饮了几杯酒水,他扯开衣襟,随性靠在凭几上,心情始终说不上好。
问:“张崧如何了?”
张崧就是那替他顶罪的亲卫。
王七郎之前费心为他打探了一番。
“听说是杖打二十下,降了三阶,幸而未消去身份。”
郑郎君也道:
“虽然如今多做了许多役使,但有大王和郡王在,总能升上去。”
李瑾点点头,也不大在意。
他问起:“那和尚葬在何处?”
“就在城外。说是让那道士点穴,寻了风水宝地,下一世当出高僧大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