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胜利的可能,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浑身的血液都热了起来。
看到行贿二字的朱允炆整个人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哆嗦,心里一阵激动,手都有些发抖,身子都有些发颤,几乎要坐不稳了,几乎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难以平静,难以自制,整个人都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一种激动的状态,脸颊都泛起了红晕。
贪污受贿这四个字放在其他朝代或许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要是放在大清,或许这一手行贿的手段还是升迁的本事,可这是大明!眼下是洪武朝!情况完全不同!形势完全不一样!性质完全不同!后果完全不同!绝对不能相提并论,绝对不能等同视之,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绝对不能轻视,这可是要命的事情。
老朱对于贪污受贿是零容忍,一点容忍度都没有,贪污个几十两银子那可能都会夷三族,手段极其严厉,绝不姑息,处罚极其严重,绝不轻饶,没有任何情面可讲,没有任何通融的余地,说杀就杀,绝不手软。
在老朱的铁血手段下,几乎没有人敢触这个眉头,顶风作案,那简直是自寻死路,那简直是自取灭亡,往刀口上撞。
朱煐受贿?这怎么可能?
朱允炆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有些怀疑自己的视力,觉得这不太可能,觉得这有些不可思议,超出了他的想象,超出了他的认知,让他一时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一时难以相信这个消息,反复看了好几遍那两个字。
朱允炆有些不敢相信地抬头看向朱棣,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这消息当真?可靠吗?”
“不一定百分之百准确,不过也差不多,应该八九不离十,我们的人盯得很紧,看得清清楚楚。”
朱棣老神在在地说道,显得胸有成竹,似乎很有把握,仿佛十拿九稳,觉得这个消息相当可靠,觉得这个情报相当准,不是空穴来风,不是凭空捏造,不是无中生有,不是胡编乱造,是有真凭实据的。
朱允炆眉头皱起,心里开始快速盘算,思考着这个消息的价值,盘算着这个情报的分量,权衡着这个信息的真实性,考量着这个发现的重要性,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画着圈。
朱棣继续道:“只要让我们的人再细细打探一番就知道了,不过大概率是真的,八十万两银子,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若是钱少了或许还真打动不了这位中兴侯啊,这个数字足够让人动心,足够让人冒险。”
“财帛动人心,更何况朱煐这种未经世事的小年轻?难免会把持不住,被金钱所诱惑,做出不可挽回的事,走上歪路。”
朱棣说着缓缓起身,在书房里踱步,一副深思熟虑的样子,一副认真思考的模样,一副运筹帷幄的姿态,一副胸有成竹的神态,慢慢分析着,细细讲解着,耐心解释着,不慌不忙地说着,脚步沉稳有力。
朱允炆皱着眉头在认真思考,分析着眼前的局面,权衡着利弊,考量着得失,思考着下一步该怎么做,盘算着接下来该如何行动,不敢大意,生怕走错一步。
朱棣说的他完全认同,是啊财帛动人心啊,这可是整整八十万两银子!谁能不动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这可不是笔小钱,这可不是一般的金额,这可不是随便就能见到的巨款,任谁都会眼红,任谁都会心动。
别说是朱煐了,就算是皇爷爷他面对这么多银子都会心动吧?这足够做很多大事了,这足够办很多要事了,这足够支撑很多大工程了,这足够解决很多难题了,能办成很多想象不到的事情。
八十万两银子,这都够一次大面积的赈灾了,就好像前段时间让整个朝堂都束手无策的湖广大灾,用个八十万两银子去赈灾,虽然不一定能够完全解决问题,但省着点花的话也不是不行,能救活无数百姓,解决很多困难,缓解很多压力,起到很大作用,产生很大影响,不是小数目,不是小事情,不是随便可以忽视的,不是可以轻易忽略的,谁看了不心动?
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你的价码足够高,总能打动人心!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这是经过无数验证的规律,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现象,没有人能例外。
朱允炆想着想着忽然眼前一亮,心里有了主意!一个报复朱煐的好办法,一个对付朱煐的好计策,一个能够让朱煐吃大亏的妙计,一个可以让朱煐身败名裂的绝佳机会,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
“四叔,此事若是让皇爷爷他知晓,那岂不是……朱煐就完了?”
朱允炆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告状,通过老朱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