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他觉得朱棣不够意思,他觉得朱棣不够朋友,他觉得朱棣不够义气。
"王爷,贵客既然已经到了,小僧便先行退下了。
"
朱允炆一到,朱棣和道衍和尚全都停了下来,不再下棋,目光都转向了他,注意力都放在了他身上,停止了手中的动作,结束了这盘棋局,他们不再下了,他们不再继续了,他们不再对弈了,他们放下了手中的棋子,他们收起了棋盘,他们结束了游戏。
道衍起身告辞,朱棣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目送他离开,看着他走出房门,没有多说什么,没有过多挽留,让他走了,让他离开了,让他出去了,让他回避一下,让他退下了,让他出去了。
朱允炆也没有吭声,只是静静地看着道衍和尚离开,这里有其他人在场,有些话总是不方便直接说出来的,他只能暂时忍耐,他只能暂时压抑,他只能等待合适的时机,他只能等到没有外人的时候再说,他得等着,他得候着,他得耐着性子,他得憋着,他得忍着,他得控制着。
等到道衍离去,书房的大门被重新关上之后,朱允炆终于忍不住了,想要开口发泄心中的不满,把一肚子的委屈都说出来,把满腹的牢骚都倒出来,把积压的情绪都释放出来,把憋在心里的话全都说出来,他憋不住了,他忍不住了,他控制不住了,他觉得再不说就要爆炸了,他觉得再不发泄就要崩溃了,他觉得再不倾诉就要憋坏了。
就在他想要开口说话的时候,朱棣却是先一步开口打断了他,抢在了他的前面,打断了他的话语,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没有让他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将他到了嘴边的话硬生生堵了回去,让他没能发出一点声音,连一个字都没能吐出来,只能把话咽回肚子里去,喉咙里像是被什么东西给塞住了一样,只觉得一阵发紧。
“怎么有功夫来四叔这儿了?”
“来来来,先坐下喝杯茶消消暑,定定神。”
朱棣笑呵呵地示意朱允炆坐下,顺手给他斟了一杯茶水,放在对面原本道衍坐的位置上,示意朱允炆坐下来慢慢说,不要着急,不要慌张,先缓一缓,先平静一下心情,稳稳心神再说别的,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慢慢商量,不必急于一时,不用太过焦躁,把心放平了再来谈正事。
朱棣的这一番操作之下,倒是让原本想要开口发泄的朱允炆直接给顿住了,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准备好的话都卡在了喉咙里,想说的话都堵在了嘴边,无法顺利说出来,无法痛快地表达出来,只能硬生生咽回去,感觉十分难受,胸口堵得发闷,憋着一股气出不来,整个人都僵在了那里。
朱棣论辈分是他的四叔,而且贵为燕王,虽然朱允炆现在算是大概率的皇储继承人,可毕竟还不是正式的皇储,光要从现在的身份来论的话,朱允炆的身份并不如朱棣来得尊贵。
这点礼数还是要讲的,这点规矩还是要守的,这点分寸还是要把握的,这点尊卑还是要分的,不能让人挑了错处,不能让人说了闲话,不能给人留下不好的把柄,不能失了体统,叫人看了笑话。
朱棣这个长辈兼燕王主动斟茶邀请,这要是再不依不饶的话就显得太没有礼貌了,也不合礼数,传出去对他的名声也不好,传出去对他的形象也不利,会让人觉得他不懂规矩,会让人觉得他缺乏教养,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会影响他的声誉,会损害他的威望,会让人说三道四,指指点点。
朱允炆顿时有一种枪炮即将打出却直接被别回去的憋屈感,心里堵得慌,却又无可奈何,心里闷得慌,却又无计可施,只能暂时忍耐,把那股火气压在心底。
不过也没有办法,朱允炆无可奈何地坐到了朱棣的对面,接过了那杯茶,勉强压住心中的火气,强行按捺住内心的烦躁,努力保持平静,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让自己失态,不让自己失礼,尽力维持着表面上的镇定,不露出任何不满的表情,手指紧紧捏着茶杯的边缘。
“四叔,你倒是一点都不着急,这回我们吃了这么大的亏,我的损失可大了去了!”
朱允炆看着丝毫不慌的朱棣,有些幽怨地说道,语气中带着委屈,像个受了气的孩子,像个挨了欺负的少年,满脸的不甘心,满脸的不痛快,声音里都透着不满,透着怨气,眼神里也带着几分埋怨,几分失落,嘴角微微向下撇着。
“哈哈哈哈,急什么?你有损失,难道我就没有损失了吗?允炆啊,你要记住,这一时的成败算不得什么,谁能笑到最后才是真本事,才是真正的胜利,才是最终的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