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孙又有什么大动作了?
"
原本对这事情兴趣不大的老朱一听到朱煐的名字,忽然眼睛一亮,立刻来了兴致,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坐直了身子,显得十分关注,显得十分感兴趣,显得十分重视,显得十分在意。
现在老朱感兴趣的事情不多,但只要跟朱煐有关的事情他都特别感兴趣,恨不得事事过问,样样操心,连最细微的小事都要了解得一清二楚,连最琐碎的细节都要知道得明明白白,连最不起眼的方面都要掌握得清清楚楚,连最不重要的环节都要了解得详详细细。
"有派人去调查吗?具体和咱大孙有什么关系?
"
老朱眉毛微微抖动,眼神中闪烁着精光,不知道他心里在琢磨什么,打着什么算盘,想着什么主意,盘算着什么计划,考虑着什么对策,盘算着什么办法,思考着什么策略。
咱大孙和商人之间……能有什么关系呢?老朱心里暗自思忖,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怎么猜也猜不透,怎么琢磨也琢磨不出个所以然来,怎么思考也得不出个结论来,怎么推敲也得不出个答案来。
要说在半个多月之前,老朱要是知道朱煐给商人吩咐了事情,商人们频繁商议,老朱绝对不会在意,区区商人,能掀起什么风浪?根本不足为虑,不值一提,连过问都懒得过问,连理会都不想理会,连打听都懒得打听,连关注都懒得关注。
可现在老朱改变了看法,再也不敢小瞧商人的力量了,知道他们也有他们的本事,知道他们也能办成大事,知道他们也有他们的过人之处,知道他们也有他们的厉害之处,知道他们也有他们的独到之处。
半个月前的事情老朱还记忆犹新,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每一个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每一个场景都记得明明白白,每一个画面都记得真真切切,每一个片段都记得详详细细。
朱煐当朝接下了所有湖广赈灾粮款的筹措工作,还扬言要从商人手里把这些银子筹措到位。
当时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看好这件事,都他是在说大话,不可能完成,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都在等着看他出丑,都在等着看他失败,都在等着看他丢脸。
老朱本来想用这件事情磨练磨练朱煐,给他长个记性,可谁能想到,朱煐当日退朝后立即宣布即将成立稷下学宫,甚至还公告老朱担任学宫祭酒。
此后短短几天时间里,朱煐将十个稷下学宫的入学名额拿出来出售,引来商人们争相抢购,区区十个名额居然直接卖出了四百六十三万两银子的天价!
这简直是前所未闻的奇事,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简直是不可思议,简直是难以置信,简直是匪夷所思。
从那以后,老朱就再也不敢小看商人的力量了,对他们刮目相看,知道他们也有他们的能耐,知道他们也能创造奇迹,知道他们也有他们的过人之处,知道他们也有他们的独到之处,知道他们也有他们的厉害之处。
而现在,朱煐在稷下学宫的事情之后,又和商人凑到了一起……隐隐约约间,老朱这里面肯定有什么事情!说不定又有什么大动作,又要搞出什么名堂来,又要创造什么奇迹,又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又要搞出什么大动静来,又要做出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来。
"启禀陛下,臣已经派锦衣卫去调查了,想必很快就能有结果。
"蒋瓛恭敬地回答,语气十分肯定,显得很有把握,显得很有信心,显得很有底气,显得很有把握。
"嗯。
"
老朱点了点头:
"尽快查清楚些,这些商人总归是比较狡诈的,可不能让他们让咱大孙吃了大亏。
"语气中满是关切,透着浓浓的担忧,显得十分不放心,显得十分牵挂,显得十分惦记,显得十分忧心。
……
老朱在宫里担心着朱煐被这些商人给坑骗了,心里七上八下的,坐立不安,连批阅奏折都有些心不在焉,连处理朝政都有些心神不宁,连用膳都有些食不知味,连睡觉都有些睡不踏实。
这就是关心则乱,哪怕明明知道朱煐的本事很大,寻常人根本坑不到他,可在老朱眼里,朱煐始终还是个孩子,而商人又很狡诈,所以他担心朱煐会吃亏,被人骗了,上当受骗,遭受损失,蒙受委屈,遇到麻烦,碰到困难。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老朱又吃点亏也是好事,年轻人总要经历些挫折才能成长,不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