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朱允炆按耐不住了(2 / 10)

被认可的!这个念头支撑着他,鞭策着他,让他不敢有片刻的停歇,像一条无形的鞭子,抽打在他的背上,留下看不见的伤痕。

朱棣至死都在带兵远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成功了,但他同时也失败了,成功和失败交织在一起,难以分割,像一团乱麻。

说他成功是因为他确确实实地缔造了一个辉煌的永乐盛世,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能力绝不弱于朱标,他做到了,他证明了自己,让天下人都看到了他的文治武功,让史书不得不记下他的功绩。

说他失败,则是因为他所做的这一切,老朱终究是看不到的,没有在老朱生前获得老朱的真正认可。

朱棣的心中必然是充满着无限的遗憾和失落,这种遗憾永远无法弥补,永远留在心底,成为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痕,夜深人静时,便会隐隐作痛,提醒着他那份永远的缺失。

......

奉天殿内,一片鸦雀无声,静得可怕,静得让人心里发慌,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就连呼吸声都变得格外清晰,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在耳边咚咚作响,一下,又一下,敲打着紧绷的神经,连吞咽口水的声音都觉得异常响亮,好像在空旷的山谷里回荡。

只有那呼啸着灌入殿中的风在肆意地刮着,发出呜呜的声响,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显得格外清晰,卷起殿角细微的尘土,在空中打着旋儿。

风声穿过殿柱,掠过地面,带起一阵细微的尘埃,在从门窗外透进来的微光中飞舞,像是一群迷惘的飞虫,找不到方向。

好在现在正是夏日的季节,风里并没有带着寒意,反倒是令人感到有些舒畅和清凉,吹在脸上很舒服,带来一丝凉爽,稍稍驱散了殿内凝滞的空气,让人感觉好受了一些。

这风稍稍缓解了殿内压抑的气氛,让人能稍微喘口气,不至于那么憋闷,胸口也不那么发紧了,仿佛解开了一道无形的束缚。

朱棣的脸色泛着潮红,他的心中十分亢奋,情绪非常激动,心跳得很快,几乎要跳出胸膛,血液奔流的声音在耳中轰鸣,像奔腾的江河。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手在微微发抖,连带着整个身体都有些发颤,那是情绪过于激荡难以自持的表现,他不得不悄悄握紧了拳头,指甲掐进掌心,试图用疼痛来稳住自己,不让自己失态。

努力了这么久,为的不就是眼前的这一刻吗?不就是等待父皇的这一句话吗?

现在终于等到了,真真切切地等到了。

所有的辛苦,所有的付出,在这一刻都变得值得了,那些熬过的夜,那些费过的心神,仿佛都找到了归宿,像江河终于汇入了大海,有了着落。

五百万两银子在朱棣的眼里根本抵不过老朱的一句简单夸赞,银子再多也没有这句话来得珍贵,来得重要,银子是冰冷的,而这句话却带着温度,暖到了他的心里,让他觉得所有的算计和经营都有了意义,所有的隐忍都值得,像种子终于破土而出。

而对于这些,老朱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他并不觉得这句话有多么重要,没有意识到它的分量,就像随手丢出一颗小石子,并未期待能激起多大的涟漪,他甚至可能转眼就忘了。

他只是随口一说,根本没有想到这句话会在朱棣的心里激起这么大的波澜,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漾开层层涟漪,久久不能平息,一圈一圈地扩散开去。

要说当皇帝,老朱绝对是一个实打实的厉害的皇帝,一个有能力的皇帝,这一点毋庸置疑,没有人会怀疑,他的功绩就摆在那里,山河为证,日月可鉴。

他打下了这片江山,治理得井井有条,让百姓安居乐业,他的能力和功绩是明摆着的,是写在史书上的,谁也抹杀不掉。

可要说当老爹,老朱的能力就明显有所欠缺了,他不太懂得如何做一个好父亲,不知道如何与儿子们相处,他的爱是深沉的,也是笨拙的,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他对儿子们的要求严格,却很少给予他们情感上的关怀,他的爱是沉默的,是深藏的,不易被察觉,像埋在地下的宝藏,需要儿子们自己去艰难地挖掘,往往挖得双手鲜血淋漓。

他压根就察觉不到儿子们内心深处的需求,也不知道朱棣这会儿脑子里到底在想的是啥,他完全不明白,完全没有概念,父子之间仿佛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厚壁障,无法穿透。

他以为儿子们要的只是权力和地位,却不知道他们更想要的是父亲的认可,是一个肯定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世威大帝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古人看我玩原神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红楼群芳谱 苏定方演义 农民将军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中国古代名人传 如何拯救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