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的能够复制当日稷下学宫的辉煌,那么……
那么结果将会非常令人期待,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改变朝中的格局,对他们这一派系大大有利,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皇孙朱允炆这次可真是要在陛大提升他的声望!让他在皇上心中的分量更重一些,离那个位置更近一步,这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不过朱允炆和朱允熥的情况还不太一样,两人虽然都是皇孙,但处境并不相同,各自的支持者也不一样,在朝中的势力也有差别,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也都看在眼里。
那天谁都知道,稷下学宫能够弄到四百六十三万两银子,关键人物是朱煐朱御史,而不是其他人,其他人无非就是在旁边帮帮忙、打打下手。
而朱允熥虽然也在其中,但那基本上就是凑个人数而已,并没有起到什么关键作用,只是随行参与,没什么实际贡献,这一点大家看得很清楚,心里面都有数。
可朱允炆这次……这可是实打实地和燕王朱棣联手,一起把燕王府学宫给办起来的啊,他是真正参与其中的,付出了不少心血!这一点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和朱允熥的情况完全不同,不能相提并论。
……
一时间,整个文官集团的人都激动起来,内心澎湃不已,仿佛看到了光明的未来……一个个都难掩喜色,有人甚至偷偷掐了自己一下,确认不是在做梦,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红晕。
不过他们也在努力压抑着,克制住内心中的激动情绪,努力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慢慢走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上站好,尽量不表现出任何异常,免得被人看出端倪,坏了大事,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他们都很小心谨慎。
早朝时每个官员都有自己固定的站位,上朝前大家都会按照规矩站到自己的位置上,这是朝廷的礼仪,不能随意更改,否则会被御史弹劾,受到处罚,这一点谁都不敢违背。
这就像后世上学和上班一样,上学的时候每个学生有自己的座位,上班的时候每个员工也有自己固定的工位,道理是相通的,都是要按照规定来,不能乱站,否则就会乱了秩序,显得很不体面,也会被人笑话。
没过多久,朱煐等人也到了,不过他们是最后一个到的,比其他官员都要晚一些,显得有些不紧不慢,好像一点都不着急,完全没把迟到当回事,依旧我行我素。
准确地说,是朱煐一个人到得最晚,其他人都是在等他的,好像约好了一样,就等他来了才一起进殿,仿佛他是这个团体的核心人物,大家都以他马首是瞻。
其实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凉国公蓝玉和皇孙朱允熥来得挺早的,不过他们没有急着进奉天殿,而是在大殿门口等着,他们在等朱煐一起进去,似乎有什么话要对他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商量,脸上都带着急切的表情,不停地朝外面张望,显得很是焦急。
……
奉天殿门口。
朱樉、朱棡、蓝玉和朱允熥四个人等朱煐等了老半天,时间可不短,足足等了好一阵子,腿都有些站酸了,不得不时不时换只脚支撑身体重量,脸上都带着疲惫的神情。
放眼整个大明,估计也只有朱煐有这么大的面子,能让堂堂秦王、晋王、凉国公和大明皇孙一起等这么长时间了,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待遇,可见朱煐的地位非同一般,在这些人心中很有分量,说话很有影响力,大家都愿意听他的。
朱煐看到朱樉几个人顶着黑眼圈在奉天殿门口等着的时候,心里不由得一阵高兴,暗自窃喜,觉得自己的计划正在顺利实施,一切都按照自己的预期发展,没有出现什么意外,这让他很是满意。
看他们这个样子,这几个家伙这几天肯定是发愁得没睡好啊,精神状态看起来很不佳,眼袋很深,面色疲惫,一看就是没休息好,可能连饭都吃不香,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这倒是在朱煐的意料之中,他早就猜到了会是这样,所以并不感到意外,反而觉得正中下怀,事情正朝着他期望的方向发展,没有偏离轨道。
毕竟朱棣和朱允炆联手开办燕王府学宫,来势汹汹,明显就是冲着稷下学宫来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与之竞争,抢夺资源和声望,这一点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也不是什么秘密。
而朱煐自己在听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把稷下学宫这个摊子甩给了朱樉和朱允熥,想来他们两个应该是去找了朱棡和蓝玉一起商量对策,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好像没什么效果,他们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