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场面,朱棣一时间也忘记了原本心中的那些担忧和不安的情绪,心情变得有些激动和期待起来,脸上露出了笑容。
朱允炆就更不用说了,他心里头早就已经按耐不住那份期待和兴奋的心情了,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笑容,眼睛都在发光。
他的脑海里这些日子已经无数次地脑补起了老朱在知道燕王府学宫居然在短短数日之内就赚到了五百万两银子时候的表情反应,想象着皇帝陛下会露出怎样惊讶和赞赏的神情,会不会夸奖他们。
老朱的夸赞话语,文武百官的震惊神情,那种场面....啧啧啧....光是想想就让人心跳加速。
朱允炆光是这么想想就已经感觉浑身一阵颤栗,那是一种让人汗毛都要竖起来的爽快感觉!一种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仿佛已经站在了云端。
.....
就在这同一时间。
御书房里。
老朱也起了个大早,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没有任何懈怠。
准确地说应该说是早起已经成为老朱多年来的习惯了,他每天都会在这个固定的时辰准时醒来,从不拖延和懈怠,就像钟表一样准确。
御书房里面,烛火还在轻轻地摇曳着,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已经燃尽的檀香依旧在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香味,这种香味能够让人凝神静气,帮助集中精神,更好地处理政务。
桌案上面是堆积如山的奏章,这些奏章看起来好像永远都批改不完似的,批完一批又会有新的一批送过来,源源不断,仿佛没有尽头,让人喘不过气来。
老朱为了能够更方便地工作和休息,特意在御书房的角落位置放上了一张简单的床榻,平日里批阅奏章要是时间晚了、累了就直接在这张床榻上睡了,省得来回折腾,节省时间。
而这已经成了经常发生的事情,起初老朱只是想着偶尔在这里睡一睡,结果后来每天批阅完奏章后老朱都会感到心神俱疲,往往倒头就睡,连回到寝宫的力气都没有了,浑身酸痛。
这样一来二去的,这张床榻反倒成了老朱睡得最多的一张床....比正式的龙床上睡得时间还要长.....几乎成了他的第二个寝宫。
蒋瓛自然是寸步不离地守着老朱,随时听候差遣,不敢有丝毫马虎。
他安静地站在御书房里的一根大柱子旁边恭敬地候着,一动不动,仿佛一尊雕塑,连呼吸都放轻了。
老朱的目光缓缓落在了蒋瓛的身上,带着询问的神色,眼神锐利。
“近些日子咱大孙如何了?他都在做些什么?”老朱的声音里带着关切和好奇,还有一些期待。
“启禀陛下,这几日....殿下的心情貌似挺不错的?看起来没有什么烦恼,一切如常。”蒋瓛小心翼翼地回答道,语气谨慎。
“???”蒋瓛的回答让老朱不由地愣了一下,手上的动作也停顿了下来,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眉头微微皱起。
老朱的目光紧紧盯着蒋瓛:“咱大孙他...心情挺不错?你确定吗?没有看错?”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似乎不太相信这个回答。
“这不对劲啊,不应该会是这样的啊...”老朱皱起了眉头,低声地喃喃自语起来,陷入了沉思,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
片刻之后他又抬起头来看向蒋瓛:“他不知道老四那边的动静吗?不是让你隔一段时间就去给他通报一下情况吗?”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满和质疑,脸色严肃。
“陛下,臣确实给通报了啊,秦王那边臣派人去通报了一遍,殿下那边臣也派人去通报了一遍,可是两边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动静...一切都很平静。”蒋瓛也有些无奈地回答道,脸上带着委屈的表情,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
原本蒋瓛只是偷偷地进行通报的,可后来老朱横插一手,主动让他干起了这个通报的跑腿活儿,至于这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老朱想借此机会锻炼一下朱煐,看看他的应对能力,考验他的本事。
一直以来老朱都想给一直以来都顺风顺水的朱煐一点压力和挑战,让他经历一些挫折和困难,磨炼他的意志。
在旁人的眼里朱煐是御史官员,是中兴侯,是今年刚刚入朝的狂生,一个颇有才华但性格张扬的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
可是在老朱的眼里,朱煐却是未来大明帝国的继承人!是承载着大明江山社稷希望的重要人物!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