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你看我好我看你好大家相处融洽,彼此之间的隔阂也慢慢消除了。成功的喜悦冲淡了以往的不快。
成功的喜悦冲淡了以往的不快,让他们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对方。他们开始欣赏彼此的才能和努力。
在一切进展顺利的时候,人们往往对于他人会表现得更为宽容大度,更容易看到对方的优点。现在他们就是这样,觉得对方其实还不错。
此时的朱棣和朱允炆就是这样,他们都觉得对方比想象中要好相处得多。之前的偏见,在共同的成功面前渐渐消散。
而很显然,燕王府学宫的开办过程就是进行得十分顺利,大大超出了所有人最初的预期,这是一个令人惊喜的结果。他们原本以为会遇到很多困难,没想到一切如此顺遂。
这种顺利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就连最初提出这个主意的朱棣都没有料到会如此成功。他原本只是想给朱煐添点堵,没想到却成就了一番事业。
........
朱棣眉宇之间不时闪动着精明锐利的光芒,他的眼神里透露出一种深谋远虑的神情。他在思考下一步的行动,在谋划更长远的未来。
那目光中既有即将成功的喜悦,也有对未来的周密考量。他在想,这笔钱该怎么用,学宫该怎么建,以后该怎么发展。
“我们就继续好好地跟着中兴侯学习学习他的做法吧,他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学。”
“中兴侯的庆功宴当时不让我们进去参加,难道我们还不能跟在他后面学习他的方法了吗?这并不妨碍我们模仿他的成功经验。”
“当日他的稷下学宫将银子全部弄到手之后也是立即入宫,给了父皇一个天大的惊喜,如今本王也要按照他的方式如此行事!我们也要给父皇一个惊喜。”
朱棣微微眯着眼睛,说到朱煐的庆功宴当时不让自己进去的事情时,语气中明显充满了强行压抑的愤怒情绪,他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了。那日的羞辱,他至今难忘。
那件事就像一根刺,一直扎在他的心头。每次想起,都让他怒火中烧。
这件事情他是绝对不会忘记的,它像一根刺一样扎在心里。他朱棣从小到大,何曾受过这等委屈?
每当想起那天被拦在门外的羞辱,他就感到一阵怒火中烧。那日的场景历历在目,朱煐那张得意的脸仿佛就在眼前。
这对于朱棣而言,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他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委屈。身为皇子亲王,何曾被人如此轻慢过?
他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委屈。身为皇子亲王,何曾被人如此轻慢过?这口气,他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
入京之后被朱煐用当街纵马的理由,依据大明律法强行给送进应天府府衙大牢关押也就罢了,那已经让他很没面子了。但那至少还算是依法办事,虽然难堪却也无话可说。
但那至少还算是依法办事,虽然难堪却也无话可说。可庆功宴那件事,纯粹是朱煐故意给他难堪。
后来在朝堂之上,朱棣因为爱惜人才,见识了朱煐的真正才华之后,为了能够缓和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朱棣还主动低头为朱煐辩解说话,希望能化解矛盾。他以为自己的退让能够换来对方的善意。他以为朱煐会领这个情。
结果让朱棣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朱煐不但没有领他的情,还在他主动上门准备参加朱煐的封侯庆功宴的时候,被朱煐直接给拦在了门外,连大门都没有能够进去!这让他感到无比愤怒和羞辱。他的善意,被朱煐当成了软弱。
这种公然的无视比直接的对抗更让人难堪。朱煐连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直接打他的脸。
朱棣这一生何曾受过这般侮辱?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他从小在宫中长大,后来又就藩北平,从来都是受人尊崇,何曾被人如此对待过?
他从小在宫中长大,后来又就藩北平,从来都是受人尊崇,何曾被人如此对待过?这口气,他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
这简直是欺人太甚!他无法忍受这样的对待。这种公然的羞辱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报复。他一定要让朱煐付出代价。
从那时候起朱棣心里头就有了想要给朱煐一个深刻教训的强烈想法,他决定一定要报复回去。他要让朱煐知道,燕王朱棣不是好欺负的。
他要让朱煐知道,燕王朱棣不是好欺负的。得罪了他朱棣,就要准备好承受后果。
回到王府之后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开办这个燕王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