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太远了,他们也不关心。
至于什么天下的兴亡,每一个普通人都有责任,什么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就先忧虑,那是吃饱了饭的人才能去考虑的事情,饿着肚子的人是不会想这些的,他们只关心自己的温饱问题,别的都顾不上,这是很现实的。
现在大明的老百姓们,对于大明王朝还是相当满意的,没有什么怨言,觉得生活还算安稳,比前朝好多了,至少不用担惊受怕。
或者说他们对于自己现在的生活还是十分满意的,觉得日子过得还不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至少能吃饱穿暖,有遮风挡雨的地方,这就很好了。
你们没有看见几十年前大明王朝还没有建立的时候,老百姓过的都是什么样的日子吗?那时候真是苦不堪言,想起来就让人心酸,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
那个时候,交换自己的孩子来吃都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饿死的人多得数都数不清楚,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老百姓们生活得非常困苦,简直没有办法生活下去,每天都在生死线上挣扎,朝不保夕,那种日子现在想起来还让人后怕。
三十年的时间很长,可是也并不算太长,很多当年经历过那些事情的人现在还在人世,还活着,他们对过去的苦难记忆犹新,想起来还会流泪,不愿意再回到那种日子。
他们还经常会感慨,是老朱给天下带来了好日子,让大家能够吃饱饭,他们对大明王朝十分忠诚,并且不断地教导自己的后代子孙,让子孙们好好跟着大明王朝走,好好过日子,不要忘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要懂得感恩,要珍惜眼前的一切。
对于这些老百姓来说,老朱就是那黑暗中的一束光,给大家带来了温暖和饱饭,让大家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的美好,让他们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有了追求更好生活的动力。
在燕王府这里,新的一天也开始忙碌起来。
门口摆放的两个大石狮子身上还有些湿漉漉的,这是清晨的露水落在石狮子身上形成的,在朝阳的照射下闪着微光,看起来亮晶晶的,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虽然身上有些湿了,可是依然掩盖不住这一对石狮子的威风,它们还是那么气势十足,彰显着王府的威严,让人不敢靠近,路过的人都会忍不住多看两眼。
燕王府的下人们在大清早的时候,就已经拿着扫帚来到门前,开始打扫地上的落叶了,把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连一片叶子都看不到,显示出王府的严谨作风。
不得不说,这个大明王朝的绿化程度比后世要高太多太多了,到处都是草木,到处都是绿色的植物,这也就导致了落叶和杂草会非常多,需要经常打扫,保持整洁,不然很快就会变得脏乱,影响王府的形象。
把目光穿过燕王府的大门,向里面看去,可以看到王府内部的布局十分讲究。
此刻在燕王府的书房里面,刚刚躺下休息了一小会儿的朱棣,又精神饱满地爬了起来,他看起来一点也不困,反而很有精神,眼睛里闪着光,仿佛有无限的精力。
他几乎整个晚上都没有睡觉,彻夜未眠,现在眼睛充满了斗志,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这种状态让人惊讶。
显然,现在的朱棣心情十分兴奋,处于一种非常亢奋的状态,对接下来的事情充满期待,恨不得立刻就开始行动,把计划付诸实施。
昨天燕王府学宫取得的巨大成功,给了他非常大的信心,眼下他准备要一鼓作气,趁着这个好势头继续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更上一层楼,不能半途而废,要让所有人都看到他的能力。
不过他没有独自贸然行动,而是让府内的下人分别去了黄子澄和齐泰的府中,请他们过来商量,听听他们的意见,毕竟人多力量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今天正好是休沐的日子,不用上朝,按理说这是大家好好休息的好机会,可是作为想要成就一番大事的人,休息那是绝对不会休息的,时间非常宝贵,必须要把时间用在有价值的地方,不能浪费!
成大事者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不能虚度光阴,这种紧迫感推动着他们不断前进。
眼下燕王府学宫正处在一种欣欣向荣的状态,形势一片大好,应该抓紧时间,再接再厉,继续努力才是,不能有丝毫松懈,要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黄子澄和齐泰很快就上门来了,没有耽误什么时间,他们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不敢怠慢,匆匆整理好衣冠就赶了过来。
朱棣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