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言放弃。
这也是为什么在朱煐提出让他入股一起做买卖的时候,胡老三二话不说就答应的原因,几乎没有犹豫,当即就拍板定了下来。
一来考虑到这所谓买卖背后很有可能是陛下授意,不能不重视,必须认真对待。
二来就是胡老三明白,他急需要一个纽带,将他和以朱煐为核心的圈层绑定在一起,不能轻易松开。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不能就此满足。
没想到这机会忽然就这么赤裸裸地出现了!来得正是时候,恰到好处。
至于得罪朱棣和皇孙?
这都是小事,不必过分担忧,想太多反而误事。
这天底下哪有尽善尽美的事?总要有所取舍,不可能什么好处都占全。
有些时候就是要做出决断和选择,不能犹豫不决,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要说别的,胡老三没有,可要说在遇到大事时候的决断力,这正是胡老三的强项!他向来果断,从不拖沓。
在心有计较之后,胡老三当即行动起来,没有丝毫耽搁,说做就做。
他向来雷厉风行,只要是想到的事情就会立刻去执行,从不拖泥带水。
事实上这也是大多数成功人士的特质,想到就做,绝不拖延。
一个人要是没有执行力,那他终将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
暮色沉沉,朱雀大街上已经开始点起了灯火,烛火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明明灭灭,闪烁不定。
胡老三悄悄地出了门,身影没入渐深的夜色中,脚步声在青石板上回响。他的身影在灯火明灭间时隐时现,很快就消失在街角转弯处,融入了茫茫夜色。远处的更夫敲着梆子,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带着几分苍凉的意味,一声接一声,提醒着夜的深沉。
出门前胡老三让几个下人出门传信,约的都是平日里交情深厚的商界老友,都是信得过的人,不会走漏风声。
出门之后向东,很快他就来到了应天府东边的一处府宅里,位置不算偏僻,但也不显眼,很是隐蔽。
这处府宅是空置的,不过平日里有人打扫,是胡老三名下的一处宅院,不常来住,偶尔才会使用,不为人知。
门口什么也没有放,门面也显得十分朴素,除了占地面积稍稍大一些之外就和普通的大宅院一般无二,毫不显眼。
在常人看来这宅院的主人也就是个稍稍有钱的普通人,不会引起太多注意,正好掩人耳目。
胡老三轻车熟路地开门进了府,脚步声在空旷的院子里回响,惊起了屋檐下的几只宿鸟,扑棱着翅膀飞向夜空,在月光下划过几道黑影。院中的老槐树在夜风中轻轻摇曳,枝叶发出簌簌的声响,像是在低语,诉说着什么。
很快,随着胡老三府上下人的传话,不多时,一个接一个人开始来到这处宅院,悄无声息,没有惊动旁人。
很快,宅院里面就聚拢了七七八八的人,聚集在厅堂之中,围坐在一起,面面相觑,互相打量着。
总共十来个。
虽然人数不多,但这十来个商贾每一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在商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说话很有分量,都是大人物。
包括胡老三在内的话,获得稷下学宫入学名额的十个人,全都到了,一个不少,全都准时前来。
除了这十个人之外,还有几个胡老三的好友,他们也都是在商贾之中十分有实力的存在,不容小觑,都是精明能干之人。
其他商贾到了之后见胡老三没有说话也都没有说话,一言不发,保持着沉默,等待着主人发话。
大家都只是默默地喝着府中下人端上来的茶水,目光不时落在胡老三身上,似乎在揣测他今日召集众人的用意。茶水的热气在烛光下袅袅升起,在众人之间缓缓飘散。有人轻轻吹着茶盏中的热气,有人则是一直盯着胡老三看,眼神中带着探究,等待着什么,气氛有些凝重。
胡老三见人都到了差不多之后,这才轻轻放下茶盏,开口说话。茶盏与桌面相触,发出清脆的声响,打破了室内的寂静。他环视了一圈在场的众人,微微颔首,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留片刻,像是在确认什么,观察大家的反应。
"诸位。
"
胡老三一开口,在座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齐刷刷地落在了他的身上。室内顿时安静下来